详解:全国海关报关申报要素的修订过程
申报要素是海关针对每种海关商品编码HS编码列出的进出口商品申报条件。报关过程中,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报关企业在向海关办理报关手续时,需要申报的真实反映货物客观情况的要素。通常申报要素的内容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商品归类,进而影响到税率、估价等一系列关务风险。可参考由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的《商品归类及申报要素速查手册》等数据查阅,举个例子:
HS编码:48059110
商品名称:电解电容器原纸
申报要素:1.品名;2.种类;3.加工程度(未涂布);4.规格(成条、成卷的宽度或成张的边长、每平方米克重);5.品牌;6.原产于日本的,请提供原厂商发票及厂商名
常见错误:
申报要素看起来简单,但实际工作中常常发生报关员对申报要素的不理解而填错,下面我们就举几个例子
案例一
某企业申报的高温全脂灭菌乳,需申报要素“成分含量”。
错误申报为“能量260千焦/100毫升,蛋白质3.0克/100毫升,脂肪3.5克/100毫升,碳水化合物4.7克/100毫升,钠40毫克/100毫升”。
正确申报为“100%纯牛奶”。
案例二
某企业申报的钛白粉,需申报要素“包装”。
错误申报为“袋装”。
正确申报为“25KG/包,单独包装”。
案例三
某企业申报的乙烯丙烯共聚物,需申报要素“成分含量”和“单体单元种类和比例”。
错误申报两者均申报为“100%聚丙烯” 。
正确申报为“92%丙烯、8%乙烯”。
案例四
某企业申报的奥利芬布,需申报要素“染整方法”。
错误申报为“未漂白,未染色,经水洗,色织”。
正确申报为“色织”。
海关每年都会根据行业发展和实际通关工作需求,对规范申报目录要素开展修订工作。海关的具体工作程序如下:
1、信息搜集:
年初,一般在2、3月份,由总署关税司发文全国各直属海关,请各海关、院校结合本单位归类、价格、审单、贸易管制等方面的需求,对《规范申报目录》的内容进行审核,并将各自的具体修订意见反馈海关总署关税司。
2、信息整理:
全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归类中心大连分中心(以下简称大连分中心)作为规范申报要素目录管理办公室具体承办要素目录修订工作。在收到各关反馈的意见后进行分类整理,并形成目录修订工作底稿,视情况(一般在5月份左右)邀请北京归类办公室、广州、天津、上海归类分中心,广州价格办、天津、宁波、上海价格处,部分海关审单处大专家组成集中工作小组,集中对工作底稿上的所有意见按各单位分管商品进行集中审核,形成初步的审核工作底稿。
3、集中审核并形成最终意见:
大连分中心对第一轮集中工作后形成的审核工作底稿进行整理后,一般在9月份左右组织上述单位的处级领导或三级专家进行最终的集中审核工作,此次集中审核的意见将作为年底集中维护数据的最终意见上报总署关税司。
具体审核的内容一般如下:
1、《规范申报目录》中“注解”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
2、《规范申报目录》中“申报要素”栏的内容设置。包括“归类要素”、“价格要素”、“审单及其他要素”的划分是否合理,要素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全面、规范、统一、容易申报,排列顺序是否统一(不包括因同一要素在不同税号项下处于不同要素种类造成的不统一。例如,要素“功率”在有的税号下为“归类要素”,在有的税号下为“价格要素”,因此造成在不同的税号下要素“功率”的位置发生变化)。
3、《规范申报目录》中“说明举例”栏的内容是否准确、实用。
4、《规范申报目录》中的其他问题。
所以,防范报关工作中的申报错误,仅凭工作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过系统专业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职业发展。学习就猛戳>>报关员丨预归类师丨报关船务丨加工贸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