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企业转型需破“三缺”困局
加工贸易作为中国制造最早的“代言人”,曾经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在经营成本上升、环境资源压力加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等多重压力的推动下,传统加工贸易行业已是“逆流”之舟,如何适应新形势、找到新的增长动力成为这些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生存命题”。《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在“世界工厂”东莞采访发现,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缺市场、缺经验、缺人才的“三缺”困局。国内外消费者都不“买单”
曾几何时,凭借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加工贸易行业有过自己的“黄金时代”,大量的国际品牌涌入珠三角寻找合适的代工厂。时移世易,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国际市场复苏乏力,严重依赖出口的加工贸易行业境况也大不如前。
变“天”了,“年景”不好直接体现在贸易数字上。以中国加工贸易的“龙头”广东省为例,广州海关公开数据显示,2006年广东省加工贸易出口值同比增长13.9%,10年之后,201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减少4.6%。2016年加工贸易的惨淡形势并非孤例,2015年这一数值为-3.4%,2014年则是-2.9%。
“以前挣钱太轻松了。”东莞龙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钟铭说,“现在形势变了,跟以前没法比。”梁钟铭是香港人,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就来东莞投资办厂,他见证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
东莞市箱包皮具行业协会会长曾凌灿介绍,以箱包皮具加工行业为例,2016年行业低迷,市场萎缩厉害,大量的订单分流到东南亚。订单毛利率从15%降到3%,市场上盈利的企业不到20%,保本的50%,亏本的30%。
在外销不景气的情况下,加贸企业选择回归国内市场。相关数据显示,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内销额已从8年前的1541亿元提至去年的3547亿元。
广东云浮市新兴县不锈钢商会秘书彭艺年说,新兴县不锈钢企业最近两年在保持欧美市场的基础上,也加大了国内市场的拓展,现在有30%的产品销往国内。新兴县的不锈钢产业始于1982年,目前已经形成56家企业的产业集群。
然而内销之路并不顺利。一直以来,传统加工贸易行业严重依赖出口,缺乏对国内市场的重视与国内消费者的培养。
“以前国内的购买力有限,很多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的产品内销和外销相比质量档次都要低一大截。”东莞市得利钟表厂常务总经理刘仁说。
长期以来的“内外不一”造成加工贸易企业陷入“墙内开花只香墙外”的怪圈。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方向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随着国内市场购买力大大提高,国内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心依旧没有建立起来。缺乏愿意“买单”的国内消费者也成了加工贸易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障碍。
“现在大家都热衷于海淘,比如很多人都去日本买马桶盖,其实很多都是东莞生产的,但在国内买就是不放心。”龙昌科技张利民经理说。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加工贸易企业面临“内外交困”“进退两难”的困境。内外销市场双双不景气,使得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不仅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也缺乏承接市场。
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说,加工贸易企业想要在国内打开销路需要做到国内国外“一视同仁”。
为此,今年年初东莞市开始进行“三同”工程试点。所谓“三同”即同线、同标、同质,要求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使供应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
“‘三同’工程试点刚刚起步,至于效果,并不是几年内能够看出来的。赢得一个市场需要更长时间。”梁钟铭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