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举行11万余场竞价,成交额超143亿元——苏州加工贸易废料交易“小平台”带来“大收益”
12月17日,在苏州产权交易中心的实时交易大屏上,向上攀升的曲线体现了正在竞价的废铁刨花的价格走势,该宗废料经过13轮次报价,最终以2.26元/公斤成交,增值率26.97%。而背后的交易双方,则是通过手机终端“不见面”实现的。“像这样的竞价会,苏州加工贸易废料交易平台已举行11万多场,成交总价超143亿元,成交总重达358万吨。”苏州产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记者了解到,经过7年探索,在加工贸易废料交易改革中形成的“苏州模式”,已经产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并被复制推广至全国。
“放管服”释放市场活力
加工贸易是苏州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等废料往往具有一定价值,但这些废料价格难定、回收市场不够规范,大量囤积又占据空间,影响企业的资金流通,其中一些废料涉及危废还会产生安全隐患。
对此,南京海关将加工贸易废料交易改革列入关区的重点改革项目予以推进,于2012年明确在苏州地区开展加工贸易废料公开交易试点工作,并于2013年对加工贸易废料市场化交易管理予以进一步规范。苏州海关还专门成立议事机构,建立例会制度,研究解决出现的涉及海关监管的各类问题,保障了改革的顺利推进。
最终,由苏州市政府发起设立,海关、监察、财政等多部门共同监管,苏州市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加工贸易废料交易平台正式上线,为加工贸易废料统一市场化公开交易提供服务。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吸引7047家企业注册,仅今年以来就新增注册企业299家,组织竞价会14284场,成交总价14.1亿元,标的总重31.32万吨,增值率11.68%,成交率82.51%。
“平台的运行既规范了加工贸易废料交易市场,又为监管部门提供了在线监督平台,提升了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多重效益。”该平台相关负责人说,平台不但为苏州加工贸易废料市场化运作提供统一通道,保障企业处废利益最大化,还提升了废料回收处理水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公开透明”防范廉政风险
2012年苏州加工贸易废料交易平台成交额突破1亿元,2013年破10亿元,2014年破50亿元,2017年破100亿元……巨大成交额的背后,是公平、公正、高效的运行机制,让整个交易在阳光下运行。
记者了解到,在该平台建成运行之初,海关、监察、财政等部门就共同出台规章,统一发布信息、统一组织交易,公开透明的方式打破和斩断了原有私下交易的利益链条,有效避免了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废料处理进行人情兜售,杜绝了公职人员滥用公权力的执法腐败现象。该平台运行7年来,在加工贸易边角废料处置领域未发生一起投诉举报、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
加工贸易废料交易“苏州模式”的改革试点经验,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2018年,海关总署发布全面推广加工贸易边角废料内销网上公开拍卖共管机制的公告,并出台相关操作规程,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规范交易活动,堵住权力寻租的漏洞。
苏州海关驻相城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废料交易市场化运作后,加工贸易企业的边角废料数量、品质、价格等信息均可以通过交易平台适时获取,加快了海关对企业废料数量和价格的认定,既缓解了海关监管工作压力,又能切实解决价格认定难的问题。“通过拍卖,最大限度接近了边角废料真实的市场价格,为海关征税提供实时动态的依据,保证了国家税收的应收尽收。”
“升级扩容”实现全覆盖
“苏州模式”的交易平台采用全网运营模式,将审批监督、网络竞价、资金结算等功能通过互联网实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业务效率。“此次,我们还根据新趋势、新需求优化开发了手机终端系统,实现掌上操作,使交易更便捷、更人性。”该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除在不断优化竞价参与页面、提升用户体验度外,微信小程序的上线还大大延伸了各项功能,注册企业数量、项目公告、交易金额等信息一目了然,方便企业实时掌握交易动态。
除了功能的扩容,该平台交易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记者了解到,该平台根据加工贸易边角废料的特点,开创性地设计了公开竞价与公开竞标(定期资格)、竞价格与竞公式相结合的交易方式,以满足包括普通废料、危险废料、区内残次品、低价值废料等在内的各种内销边角料的交易需求,使加工贸易废料交易无论从区域上还是品种上双双升级扩容,真正实现了全覆盖。 通讯员 掌明敏 胡蓉榕
江苏经济报记者 陈春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