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税力量”助自贸区发展动能更强劲?1-8月累计办理出口退税98.1亿元
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三年多来,创造了全市约70%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吸引了全市47.5%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发挥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和“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重要作用。
在这些成绩背后,离不开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据悉,今年来,重庆税务部门在“稳外资”“稳外贸”上持续发力,提速出口退税、助力企业外销转内销……提供各类个性化服务举措,帮助自贸区企业享受政策更快速、更便捷,为自贸区经济稳增长增后劲。
红利“便捷享” 盘活资金链
重庆飞斯特商贸有限公司是寸滩保税港区一家以摩托车及通机产品为主的出口商贸公司。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企业海外市场销售受阻,今年前8个月,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资金周转压力一度较大。
“今年出口退税款项1497万元的快速到账,为我们盘活了现有资金。办税效率较以往提升明显,特别是出口退税,平均两天就能到账。这让我们政策红利落袋更迅速、资金周转更顺畅。”重庆飞斯特商贸有限公司会计主管刘新群说道,目前公司重点开发的线上销售平台已经进入后期,一旦投入使用,将有效扩展客户群。
与刘新群一样,重庆方正高密电子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陈勇也是对退税便利化感受颇深:“现在退税无纸化,流程电子化,实地核查容缺办,还能在手机上查看退税进度,为我们办税节约了不少办税成本。”
该公司位于自贸区西永片区,是一家集成电路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销往亚洲美洲。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公司共到账出口退税1216万元。
据悉,面对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今年以来,税务部门以信息化为依托,持续提档升级“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想方设法提高自贸区企业“免疫力”,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周转的现实问题。一方面,自主开发“出口退税综合服务平台”,嵌入重庆市电子税务局中,实现报关单与发票信息自动匹配,将企业人员从海量的信息对比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幅缩短了申报准备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和人民银行金库联合推出的“全程电子退库”系统,彻底改变了部门间人工传递纸质资料的历史,实现电子信息传递,退税到账速度显著提升。
此外,税务部门还持续开展“点对点”宣传辅导,建立自贸区业政策落实台账,通过微信工作群、税企沟通平台,将宣传辅导从网上延伸到掌上,切实方便企业办理涉税事项。
截至8月底,重庆1958户企业通过税务部门核准办理出口退税额(含免抵)98.1亿元,显著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为恢复发展充盈了现金流。
立足“双循环” 发展迎机遇
由于受国外疫情影响,自贸区外贸企业普遍面临履约难、原材料短缺、订单业务量减少等阶段性难题,出口转内销成为部分企业化解国际市场需求下滑的又一有力途径。
“我们是2016年申请一般纳税人试点政策的,实际上有了一般纳税人试点政策支持后,我们一直在扩展国内客户,今年前8月企业国内销售额一共有1457多万元,占累计总销售额17%。”丝艾产品标识(重庆)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武海庆说道。
武海庆说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政策,是综合保税区开展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般纳税人试点政策。该政策支持区内试点企业在享受保税政策扩大出口基础上,直接与区外客户进行人民币交易并开具增值税发票,打通国内销售增值税“抵扣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该公司与戴尔、联想等国际知名企业长期合作,总经理屠友吉在谈到公司发展时表示:“我们一直在积极扩展国内业务,目前公司业务拓展到包括汽车、电子产品,因此公司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公司营业额已经突破了8600万元。”
出口转内销,主动融入国际经济循环和国内经济循环的,还有江津综合保税区的重庆明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作为今年7月新申请获取试点政策资格的企业,该公司已经顺利打开了通往国内市场的大门。
立足“双循环”,该公司既能享受对外保税政策,又能享受国内采购进项增值税全额抵扣、成品内销按保税货物入区状态征税等政策,进一步降低内销成本。目前,该企业已和国内市场达成了价值5000余万元的16排、32排CT合作计划,已于近期投入量产。
据了解,江津综保区作为全国第三批取得特殊监管区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的综合保税区,自5月底开始试点至今,首批申请企业已经获得了试点资格,具备了“双重身份”。同时西永综保区是全国第一批开展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的特殊监管区,今年前8个月,全区试点企业累计实现内销收入5.57亿元,占销售收入总额的60%,较上年同期显著提升。
塑造“智慧型” 拓展新业态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时期,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是重庆近年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为重庆首个装备出口B2B跨境大数据服务平台,领工云商打造的工业大数据优选平台,专注于为国内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工业领域用户提供跨境工业大数据服务,链接双方需求,利用新科技服务企业出海。
据公司运作支撑总监田玲介绍,尽管新冠疫情对全球上半年的进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成立仅4年的领工云商,却在2020年1-8月实现了订单总量同比逆势增长100%,交易额同比增长47.33%。
“公司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离不开前期大刀阔斧的改革,更离不开各项政策的支持。”田玲谈道,2019年3月,领工云商决定转型,打造以工业大数据为运行基础的平台服务运行模式。
然而建立供应商与工业品的优选平台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这对年轻的领工云商来说绝非易事。“很幸运在转型之时恰好遇上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税务人员及时跟进,帮助我们享受了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研发费加计扣除、个税改革等政策,单是2019年就节约了将近40万元的税费支出,大大缓解了公司经营压力。”
重庆作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自贸区设立以来既帮助众多优秀装备制造供应商从内陆走向国际,也推动服务贸易产业实现快速增长。重庆市税务局政策法规处负责人介绍,当前各类税费优惠政策直接聚焦数字经济产业高度关注的人工成本高、研发投入大、增值税可抵扣进项少等环节,针对性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推行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政策、推出资产一次性抵扣新政策,持续助力新经济业态发展。
随着经济回暖,加上税收政策助力,重庆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活力提升,恢复发展动能强劲。今年前7个月,重庆自贸区内西永和寸滩两个保税区共实现进出口2316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例超68%。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孙琼英 通讯员 练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