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一季度吉林省外贸进出口为什么能够实现高速增长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吉林省外贸进出口实现404.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9.9%,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10.7个百分点,列东北三省一区第一位,实现了首季“开门红”。围绕一季度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吉林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发展处处长张贵刚今天接受记者采访,对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读。张贵刚告诉记者,一季度我省进出口贸易中,出口86.3亿元,增长19.8%;进口317.8亿元,增长46.5%。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367.2亿元,增长42.3%,占全省总额的90.9%;加工贸易进出口28.4亿元,增长23.2%,占全省总额的7%。从商品品种看,机电产品进口实现270.3亿元,增长52.4%,占全省总额的85.1%。农产品进口14.2亿元,增长50%。基本有机化学品、木及其制品、医药材及药品出口分别增长162.2%、16.8%和12.4%。从国别市场看,欧盟、日本、墨西哥为全省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实现236.1亿元、31.5亿元、22.4亿元,三者占全省总额的71.8%。对美国进出口15.1亿元,增长3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21.4亿元,增长52%。从企业性质看,外资企业领跑进出口,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进出口均实现增长。外资企业进出口210.3亿元,增长37.4%,占全省总额的52%;国有企业进出口121.7亿元,增长50.2%,占全省总额的30.1%;民营企业进出口71.3亿元,增长34.1%,占全省总额17.7%。
据介绍,年初以来,省商务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加强外贸主体培育、贸易促进、政策支撑、市场开拓等工作,实现了全省外贸良好开局。
一是加强外贸运行督导服务。开展外贸常态化运行调度,强化全省100户重点外贸企业外贸运行监测,对重点企业和主要商品实行责任包保,稳定当前我省外贸增长形势。深入企业开展外贸调研,解决国际物流、融资贷款等难点和痛点问题。
二是加强国际国内市场开拓。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和国际化经营,组织参加第129届春季网上广交会、第12届国际健康产品展览会、深圳世界食品展、上海地铺展等国际展洽会,鼓励企业加强贸易对接合作;拓展对外贸易线上渠道,组织吉林-日本商品线上展销会,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推动更多吉林商品走向国际市场。
三是强化外贸政策支撑匹配。出台务实惠企政策措施,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降低企业外贸经营成本。加大出口信保支持力度,对产品研发、品牌培育、国际认证、国际物流、贸易融资等予以政策支持,降低国际贸易风险,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四是加快外贸新业态发展建设。鼓励传统外贸企业和生产型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支持企业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等知名电商平台,提高企业线上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加快吉林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程,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外贸服务。
据张贵刚介绍,下一步,省商务厅将紧紧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强化产业支撑、贸易创新、生态建设,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点开展10大行动计划。一是外贸企业包保行动。建立全省500户重点企业信息库,加强样本分析,明析短板不足,因业因需因情施策,找准外贸促进的攻坚点和突破口。二是重点项目促进行动。盯紧一汽进出口公司整车进口、长春客车澳大利亚轨道客车出口、吉化集团化学纤维和人造丝出口、九三集团大豆进口、珲春互市贸易落地加工等20个外贸重大项目,专班负责,精准服务,发挥重点企业“压舱石”作用。三是外贸政策落实行动。加强政策供给精准匹配,狠抓政策宣讲落实,支持企业用好用足国家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20条”、我省稳外贸稳外资“18条”等政策措施,切实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四是国际市场开拓行动。落实国务院多元化国际市场开拓方案,确定吉林省重点国际市场国别清单,组织开展“网上吉交会”系列活动,深化对日韩俄等东北亚国家贸易对接洽谈,鼓励企业充分利用RCEP协定规则,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消博会、高交会、中食展等国内展会,带领企业参加中俄博览会、中非博览会、东盟博览会等国际展会,为企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五是外贸主体培育行动。围绕汽车、化工、农业等重点产业,支持企业开展“贸易+制造”“贸易+研发”“贸易+服务”“贸易+消费”等,推进通用航空、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外贸产业发展。加快外贸主体培育升级,全年力争孵化外贸“破零倍增”企业500户。强化外贸业务能力建设,全年培训外贸企业1000户。六是跨境电商提质行动。开展“吉林优品”推广活动,加快长春、珲春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完善线上服务平台功能,建设线下产业园区。开展跨境电商企业孵化、人才培养,大力营造跨境电商发展浓厚氛围。七是贸易方式优化行动。建设和试运营吉林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流程外贸综合服务。鼓励加工贸易创新升级,支持边境地区进口加工等业务。拓宽互市贸易商品品种范围,推进珲春互市贸易落地加工试点。大力开展转口贸易、保税检测维修、保税仓进出境等外贸新业态。八是外贸产业招商行动。优化外贸发展生态环境,留住现有存量,拉回流失资源,全力引进有实力、有影响力、“两头在外”的央企、民企和外资企业,大力引进国际贸易公司、国际供应链公司、外向型生产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九是金融平台提升行动。继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优化“农易保”“助力贷”“银政贷”““综服平台”“信保平台”等外贸融资服务平台,助力全省外贸加快发展。十是通关便利促进行动。支持“长满欧”扩大运量,加快药品口岸申报进程,指导企业无纸化申领进出口许可证件。支持边境口岸“一站式”通关作业系统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多证合一改革,推动两步申报、提前申报、汇总征税等便捷通关模式。
吉林日报全媒体 记者:陶连飞 编辑:吕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