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AS | 细说广州海关便捷报关立体监管改革——智能报关篇
《CAAS|细说广州海关便捷报关立体监管改革》系列内容已刊出三期,向大家介绍了“机器助人”“互动式快速监管”“远程监管”等多种改革新模式,你是否对CAAS有了大致的了解呢?除上述运用外,CAAS(“便捷报关立体监管系统”,Customs Augmented Realit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ervice&System)改革,还能在进出口货物、人员、物品、运输工具等监管领域广泛应用自动巡航、智能识别、智能监测、智能分析、智能预警等智能化监管手段;推进实施全天候智能报关,实现不需要查验的进口货物“即到即提”、出口货物物品“即到即装”;邮快件及跨境电商24小时自动分拣、智能报关;进出境旅客“一码报关”。
系列内容的第四期,小编就向您详细介绍广州海关智能报关吧!
进口货物“即到即提”、出口货物“即到即装”
在南沙新港,广州海关对接港区经营单位生产作业系统,智能识别采集装箱号,整合报关单、舱单等信息进行逻辑计算并形成分流指令,码头在进口货物抵港后第一时间就可以根据分流指令直接安排集装箱前往特定查验场地进行查验或对接货主企业进行提离,实现进口货物“即到即提”;同时,在出口运抵环节,广州海关对接卡口作业系统,自动对碰分流指令,出口货物实施智能分流,无需检查的货物可直接装船,出口低风险货物实现“即到即装”。
这一改革降低了货物进入堆场等待后续指令的比重,避免了场内查找货物的复杂耗时操作,降低了码头场内作业负担,提高货物报关效率。
运抵
分流
广州海关应用AI+AR技术对船边分流作业实施监管
2019年,南沙港区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678万标箱,同比增长7.1%,助推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进入“2000万标箱俱乐部”。目前,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在全球港口中位居第五,全国第四。CAAS改革落地以来,南沙海关实现对提前申报进口的5.03万份报关单、29.9万个集装箱实行船边分流,涉及货运量1157.3万吨,货值90.5亿美元,并就供港液氯货物完成了出口抵港直装业务的常态化运作,目前已累计完成52票、121个集装箱,货运量1443.7吨,货值417.0万元。
在顺德新港,货物运抵分流新模式也得到了推广应用。新模式的应用减少了拖车等场内物流成本平均85元/集装箱,缩短了海运查验调柜准备时间平均50分钟/集装箱,累计降低企业集装箱搬移成本200万元。
广州海关应用CAAS在顺德新港实施立体监管,推进货物智能报关
跨境电商智慧联网监管助力高效报关
在南沙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监管区域,广州海关通过建立企业申报与货物状态的精准对应关系,以全天候的信息化监管取代原来理货监控、仓库巡查、数据比对等多环节碎片化监管,推出 “先入区后报关”、“货物状态分类监管 ”等创新措施 ,不仅使报关时间大大缩短,也简化了申报过程,帮助企业减负增效。
南沙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监管区域
通过应用AR建模将企业申报、账册管理等数据流信息与货物理货入库、仓储、打包出库等实货流信息集合到统一窗口,实现监控范围全覆盖。仓库各区域货物信息、实货状态一目了然,通过屏幕即可精准“定位”账册的某项货物;自动提示关企账册库存差异,货物申报数据与实货状态线上同屏比对;全天候远程开展仓库巡查、理货监控。
广州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区域AR建模示意图
2020年1-10月,广州海关关区经海关跨境电商平台进出口628.9亿元,同比增长65.5%,助力广州市跨境电商进出口连续多年全国领先。
进出境邮件“该走的走、该留的留”
全程智能跟踪
在广东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围绕邮件进出境全流程监管,广州海关开发建设在途监控、装卸监控、智慧查验等8大功能模块,减少邮政企业的管理环节、空间流转、人工成本,提高邮件监管作业效率。
邮件全链条智能跟踪
通过CAAS对接电子智能锁的GPS轨迹系统、卡口系统和海关监管系统,海关可在进出场车辆到场前实时监控其运输状态,当车辆运输轨迹偏离既定路线或在某一位置停留超过设定时间,系统将自动进行预警。
车辆到场后,雷达感应装置、车牌识别技术、空厢识别技术将自动感应关联获取车辆信息,智能监控车辆是否空装、卸空。针对未空装、卸空的车辆,系统自动进行报警提示。此模式不仅可以辅助海关关员提升对邮车装卸的监控,也可减少邮政车辆等待时间,提升整体运作效率。
邮车途中监管、
智能监装应用
关联“关邮e通”平台申报信息,现场海关通过非接触式远程查验叠加“智慧查验”、“邮件追踪”等智能化功能应用,对高风险邮件精准定位拦截、查验,低风险邮件的快速验放,实现了“线上办”“远程查”“秒速放”的高效流转。
广州海关“关邮e通”平台自2016年1月始上线运行
广东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为中国邮政三大主要国际邮件处理场地之一,邮件监管量从十年前的200万件/年已经增长到如今的2.6亿件/年,增长近200倍。CAAS的应用有效地保障了每日近72万件进出境邮件的快速报关,也帮助邮政企业节省三分之一人力成本。
进出境旅客“无感报关”
在广州白云机场旅检现场,广州海关亦正深入推进智慧旅检改革。依托海关旅客监管“大数据池”,广州海关通过一系列分析预警、风险研判,叠加“AI视觉技术+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应用,实现进出境旅客快速通行、无感报关。
“AI视觉技术+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应用
进境旅客飞抵白云机场后,提供通过“指尖服务”小程序填写的电子健康申明卡相关信息,海关关员扫码验核,并同步录入旅客护照、登机牌等信息,即可生成一张旅客档案条码,关联旅客身份信息、联系方式、健康情况、航班座位等数据。通过统一数据接口、联动口岸智能监管设备等数字化管理手段,实现“一旅客一档案、全程电子读写”,旅客档案条码详细记录旅客从航班入境到入住隔离酒店、从健康申报到流行病学调查、从体温监测到核酸检测结果等全流程信息,并将信息第一时间推送至相关地方的联防联控部门,帮助压缩1/3报关时间。
海关关员对旅客档案条码进行读写
同时,广州海关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开发旅客口罩佩戴情况智能分析模型,对未佩戴口罩旅客进行精确报警;利用人脸识别系统,以“旅客基本信息+人脸信息”为索引,实现旅客报关体温情况秒级回溯,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强口岸疫情防控能力。
白云机场是全国第三大空港口岸,2019年全年进出境旅客1955.04万人次。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旅检现场日均监管旅客5.35万人次,通过建立全方位的进出境旅客及行李物品智慧监控体系,海关不断优化日常监管,特别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管中,实现了更高精准度监管。
随着CAAS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州海关通过技术创新成果支撑改革,形成了“技术-成果-应用”的发展道路。强化监管的同时不断优化服务,积极提升海关监管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海关支持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往期内容:
CAAS | 细说广州海关便捷报关立体监管改革——机器人篇
CAAS | 细说广州海关便捷报关立体监管改革——互动式快速监管篇
CAAS | 细说广州海关便捷报关立体监管改革——远程监管篇
供稿:综合业务处、口岸监管处、行邮监管处、驻顺德办事处、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广州邮局海关、广州车站海关、南沙海关
原文作者:广州海关1236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