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02262668 发表于 2021-5-26 21:21:58

海关总署批复新增2家马来西亚毛燕预处理中心

近日,海关总署在其官网上更新“马来西亚毛燕、燕窝产品加工企业在华注册名单”,名单显示,海关总署批复新增了2家马来西亚毛燕预处理中心。其中,(马来西亚)碧和燕窝有限公司已先期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燕窝加工厂,正在积极向园区其他入驻的毛燕加工企业提供燕货源。






马来西亚毛燕、燕窝产品加工企业在华注册名单
马来西亚毛燕预处理中心的新增,一举结束了在过去长达2年时间里只有一家毛燕预处理中心能向中国出口毛燕的不利局面,进一步拓宽了园区正规毛燕货源渠道,有助于改善毛燕原料的质量、数量和价格。
据悉,毛燕是制作燕窝的最初原料,需经过挑毛、消毒、加工等多个工序才能变为市面上可食用的燕窝产品。一直以来,为保障燕窝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我国对进口燕窝产品均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只有与中国签订双边协定的国家才允许出口毛燕到中国。同时,除了要求出口至中国毛燕的燕屋需获得出口国政府主管部门注册,以及出口国毛燕初级加工企业需获得中国海关总署注册登记外,还需要毛燕出口国官方机构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毛燕生产、初加工、包装、运输过程的质量安全,进口的毛燕要求在海关总署考核通过的指定加工厂进行加工。
2016年11月,中国和马来西亚签署《关于马来西亚输华毛燕的检验检疫和兽医卫生条件议定书》,准予符合进口马来西亚毛燕检验检疫要求的马来西亚毛燕输华。目前,全球仅有马来西亚毛燕能出口至中国。
截至目前,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燕窝加工贸易基地已有14家中外燕窝企业入驻,其中10家获得海关批准的毛燕加工资质。截至2021年4月,园区已进口毛燕累计超过3吨。作为我国首个全产业链、集群式燕窝产业发展平台,整个燕窝加工贸易基地全部投产后可引进毛燕加工、燕窝深加工企业超过50家,年加工毛燕可达500吨,年产值达100亿元,年创税达5亿元,将成为中国和马来西亚经贸交流、国际产能合作的标志性平台,为中国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中马钦州产业园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关总署批复新增2家马来西亚毛燕预处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