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来见你
上世纪80年代长春海关所属延吉海关关员的合影
在东北边陲的延吉海关档案室中,珍藏着几件上了年纪的老物件,一本查验照片传贴相册,一本学习笔记,一本技检记录。它们用特殊的语言,向我们讲述着它们的时代。
嘘,你听!“叮咚,你有一条来自‘档案’的留言,请注意查收。”
——我是一本查验照片传贴相册
由102张黑白照片组成,记录了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海关人查获的禁止进出境物品,今年64岁。60年间,我和时光一起行走,收集102张查验照片,被时光连接,记录着102次不同的查验经历,串接成一段属于那个年代的记忆,见证了海关人朴实严谨的工作作风。
查验照片传贴相册,由102张黑白照片组成,记录的内容为海关查获的禁止进出境物品及藏匿方式
查验照片记录了长春海关所属延吉海关查获的一起携带违禁物品入境情况
——我是一本技检记录
是一本用图画和文字记录海关查获物品的特殊档案,今年有40岁了。说我特殊,是因为我的画风。用现代的语言来说,有点萌。一个个简单的小人,像是一笔被勾勒出来。虽然高矮胖瘦不同,但“气质”几乎不差。不同的是,在小人的不同部位做着不同的标记,标注了经过“技检”,发现禁止进出境物品的藏匿位置。同时,也记录了详细“技检”时间和用时,具体检查地点以及被检查人的基本信息。别看我画风简单、制式粗糙,但我可是“双人作业”完成,调研员和技检员的双重签字,就是最好的证明。
延吉海关1982年技检记录,是由文字和图案组成的查验记录,记录了个人携带禁止进出境物品的藏匿方式及具体信息
——我是一本学习记录
和技检记录一样有40岁了。与现在的学习笔记不同,我其实是一本文件汇编,是当时的海关人根据下发的文件,自己整理装订用于集体学习的资料。在那个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一个关可能只有一台打印机,像我这样的文件汇编也不可多得。从我身上那一行行不同笔迹的标记和批注可以看出,我被传阅给一个又一个部门,一个又一个同事,虽然那深深浅浅的字迹已经斑驳,但不断传承的边关精神,却历久弥新。
一本汇编,多人学习,上面满是阅读者的批注和记录
从前,车马慢,书信远。海关人毕生奉献给海关事业,用一生守护好一个关。透过时光的缝隙,在2021年的今天,可以看到中朝界碑,图们江畔,看到那个背对深山,面朝国门的南坪口岸的一排小矮房里透出昏黄的光,这些“老物件”的历任主人一字一句在黑白影像旁写下了查验记录、标注学习笔记……这就是海关人的使命,海关人的责任。从东北边陲的延吉海关历史中走来,也将伴随着延吉海关的发展一起走向崭新的未来。
来源:长春海关
编辑:常相婧
审校:高扬
出品:中国海关传媒中心
投稿邮箱:569613217@qq.com
(秀米投稿账号同邮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