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海关资深“岛民”的春节故事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246977130721050625
从广州出发,沿广深沿江高速一路向南,两个小时左右来到深圳前海的妈湾码头。披上救生衣,乘上随着波浪起伏的交通艇,十多分钟就能看到这个称为“大铲岛”的无居民海岛。
大铲岛是一座面积仅0.92平方公里的海岛,夏季台风多雨,冬季寒风凌冽。大铲岛距离香港仅6海里,是珠江口通往伶仃洋的天然关隘,来往港澳小型船舶进境的第一关和出境的最后一关。
大铲岛俯瞰图
驻守在岛上的大铲海关是全国唯一设立在无居民海岛上的国家行政机关,承担了全国70%的来往港澳小型船舶中途监管业务,大铲海关人轮班上岛全年无休地把守着水上国门,上岛即上岗,下岛才回家。
临近农历新年,岛上的监管业务还在继续,很多人不能回家团圆。早晨八点半,大铲海关监管一科的副科长杨千里来到办公室,查看今天的船舶报关情况,记录当天监管重点船舶的船员人数、目的地、装载货物等信息,提前制定好登临检查方案。
杨千里(左)和同事乘艇出发查验
近年来大铲海关不断强化信息化建设,绝大部分通航船只实现“无感报关”,有效提升了海关的中途监管质效。少数需要查验的小型船舶,海关关员乘坐监管艇开展登临检查。
小型船舶的“小”只是相对数万吨级的国际货轮而言,往往也有3000吨级,杨千里和同事乘坐的海关监管艇长13米,宽不到3米,靠在长80米,宽30米的小型船舶旁,显得颇为“娇小”。海浪不停翻涌,监管艇刚靠近船舶又被推开。在海风的“推波助澜”下,船舷间的落差达到近3米,海关关员只能通过悬梯登上船舶,穿着全套防护服后攀爬难度更大,悬梯湿滑,稍有不慎就有落水的危险。
杨千里(右)和同事对船载集装箱进行清点
但这难不倒在岛工作8年,有丰富攀爬悬梯和“跳帮”经验的杨千里。他判断准确浪涌上升的时机,迅速攀上悬梯,接着紧蹬几步,手脚并用爬上船舷。
登上待检船舶,杨千里和同事分工协作,查验单证、巡查船体、清点货柜,对油舱、机舱等位置进行核查。仅15分钟,杨千里和同事便完成了对船舶的检查。随后,这艘香港进境船舶便重新开足马力向南沙码头驶去,满载的新鲜水果不久后便能成为广州市民餐桌上的美味。
回到监管艇上,杨千里顾不上休息便立即赶往下一艘待检船舶。“春节期间船上的货物以鲜活年货较多,对时效的要求更高。”他说。晚上7点,刚吃完晚饭的他再一次接到了出勤任务。虽然天色已暗,珠江口水域风急浪涌,但珠江口的船舶大多遵循着“夕发朝至”的规律,往往选择在夜间通行,海关关员夜晚的登临查验工作量并不比白天少。
海关监管艇水上驰骋
监管艇开足马力高速前进,螺旋桨在水面打出一条长长的白浪,在漆黑的夜色中尤为明显。看不到边际的海面上,冬天夜间温度常低至5℃,这个春节因为寒潮影响降温更加明显。凛冽的海风吹透防护服,让人倍增寒意。
杨千里晚上接到了一项查验装满”吉柜“入境船舶的任务。“吉柜”是广东当地叫法,有吉祥顺利之意,指的是没有装货的集装箱。船舱巨大,结构复杂,攀爬登船后,杨千里决定对这条船的空气舱进行重点排查。
空气舱一般位于船舶底部,是一个密闭的舱室,内部空间虽然大,入口却十分狭小,身材稍微魁梧的人都可能无法进入,有“幽闭恐惧症”的人更是望而却步。穿着防护服爬进空气舱是件很难的事情,也因为很难,空气舱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藏匿走私物品的关键位置。杨千里从不因为困难而降低工作标准,坚持把空气舱视为检查重点。
由于空间局促,杨千里手持电筒只能在黑暗中一寸寸摸索,勉力向前爬行。耳旁柴油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空间封闭再加上发动机散发的热量,使得舱内的温度超过了50℃。不到几分钟,杨千里的汗水就浸透了全身……由于空间密闭,舱内空气稀薄,他忍耐着眩晕感,集中精神,终于完成查验排除了风险。
杨千里在宿舍与家人视频
晚上10点,杨千里忙完工作赶回宿舍,抓紧和2岁的女儿进行视频通话。海水将大铲海关人和繁华的城市隔绝开来,这里只有红色灯塔,只有白浪相伴。尽管不能陪伴家人欢度新春,但杨千里却说,“大铲是我的另一个家。在这个家里,我也有属于自己的责任。那就是好好工作,把守国门,让千万家都能安安心心地过好年。”
转自微信号:海关发布
供稿:广州海关
原文作者:广州海关1236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