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企业违法免罚:这21种情况“首违不罚”,您知道吗
分享有趣的商品归类,关务知识,感谢关注!嘿,各位老友!又到了令人心情愉悦的周五啦!今天要给大伙分享一则海关政策利好。咱们先来看某企业提出的问题:“哪些情况符合‘首违免罚’”具体是海关哪个公告呢?这得提到 海关总署2023年第182号公告中 符合“《海关行政处罚“轻微违法免罚”事项清单(一)》”,以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二)》(已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了10项初次违法免罚事项,我们先来看上海海关依据新基准开出的首张“免罚单(文未可下载免罚事项清单)案例分享
初次违法免罚
上海某公司以“一般贸易”监管方式申报入境货物,申报包装种类为“其他包装”:塑托。经海关查验并认定,该批货物的实际包装种类为天然木托,天然木托上具有有效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专用标识,与申报不符。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第三款、《进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监督管理办法》第五条的规定。
依据原《裁量基准(二)》,应当依法对当事人科处罚款人民币1000元整。但根据新《裁量基准(二)》中新增“初次违法免罚”事项清单,当事人初次发生“初次违法免罚”清单所列事项并及时改正的,海关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经调查,当事人符合“初次违法免罚”的适用条件,海关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并依法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
这张 “免罚单” 意义非凡,它不仅是海关柔性执法的生动体现,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对于企业而言,避免行政处罚减轻了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未在企业信用记录上留下不良痕迹,保障了企业后续进出口业务的顺畅开展.
海关行政处罚“初次违法免罚”事项清单(一)
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初次发生本清单所列事项,及时改正的,海关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当事人拒不配合海关执法或者构成走私行为的,不适用本清单。
本清单所述“初次违法”是指违法行为发生前24个月内,当事人无走私或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政或者刑事违法记录。
点击下载附件:
海关行政处罚“初次违法免罚”事项清单(一).doc
海关简易程序快速办理行政处罚案件裁量基准.docx
序号
事项
相关法律条文
1
进出口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向海关申报时不能提交许可证件,违法货物价值10万元以下。
《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违反国家进出口管理规定,进出口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向海关申报时不能提交许可证件的,进出口货物不予放行,处货物价值30%以下罚款。
2
应当向海关申报的项目未申报或者申报不实,影响海关统计或者单项统计准确性,违法货物价值50万元以下。
《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进出口货物的品名、税则号列、数量、规格、价格、贸易方式、原产地、启运地、运抵地、最终目的地或者其他应当申报的项目未申报或者申报不实的,分别依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影响海关统计准确性的,予以警告或者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六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未按照规定向报关企业提供所委托报关事项的真实情况,致使发生本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对委托人依照本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报关企业、报关人员对委托人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未进行合理审查,或者因工作疏忽致使发生本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可以对报关企业处货物价值10%以下罚款,暂停其6个月以内从事报关活动;情节严重的,禁止其从事报关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工作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依法应当申报的项目未申报或者申报不实影响海关单项统计准确性的,由海关予以警告或者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3
应当向海关申报的项目未申报或者申报不实,影响海关监管秩序,违法货物价值10万元以下。
《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二项进出口货物的品名、税则号列、数量、规格、价格、贸易方式、原产地、启运地、运抵地、最终目的地或者其他应当申报的项目未申报或者申报不实的,分别依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二)影响海关监管秩序的,予以警告或者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六条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未按照规定向报关企业提供所委托报关事项的真实情况,致使发生本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对委托人依照本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 报关企业、报关人员对委托人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未进行合理审查,或者因工作疏忽致使发生本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可以对报关企业处货物价值10%以下罚款,暂停其6个月以内从事报关活动;情节严重的,禁止其从事报关活动。
4
应当向海关申报的项目未申报或者申报不实,影响国家许可证件管理,违法货物价值5万元以下。
《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三项进出口货物的品名、税则号列、数量、规格、价格、贸易方式、原产地、启运地、运抵地、最终目的地或者其他应当申报的项目未申报或者申报不实的,分别依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三)影响国家许可证件管理的,处货物价值5%以上30%以下罚款;
第十六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未按照规定向报关企业提供所委托报关事项的真实情况,致使发生本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对委托人依照本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报关企业、报关人员对委托人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未进行合理审查,或者因工作疏忽致使发生本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可以对报关企业处货物价值10%以下罚款,暂停其6个月以内从事报关活动;情节严重的,禁止其从事报关活动。
5
应当向海关申报的项目未申报或者申报不实,影响国家税款征收,漏缴税款1万元以下。
《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四项进出口货物的品名、税则号列、数量、规格、价格、贸易方式、原产地、启运地、运抵地、最终目的地或者其他应当申报的项目未申报或者申报不实的,分别依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四)影响国家税款征收的,处漏缴税款30%以上2倍以下罚款;
第十六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未按照规定向报关企业提供所委托报关事项的真实情况,致使发生本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对委托人依照本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报关企业、报关人员对委托人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未进行合理审查,或者因工作疏忽致使发生本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可以对报关企业处货物价值10%以下罚款,暂停其6个月以内从事报关活动;情节严重的,禁止其从事报关活动。
6
应当向海关申报的项目未申报或者申报不实,影响国家出口退税管理,可能多退税款1万元以下。
《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五项进出口货物的品名、税则号列、数量、规格、价格、贸易方式、原产地、启运地、运抵地、最终目的地或者其他应当申报的项目未申报或者申报不实的,分别依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五)影响国家外汇、出口退税管理的,处申报价格10%以上50%以下罚款。
第十六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未按照规定向报关企业提供所委托报关事项的真实情况,致使发生本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对委托人依照本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报关企业、报关人员对委托人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未进行合理审查,或者因工作疏忽致使发生本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可以对报关企业处货物价值10%以下罚款,暂停其6个月以内从事报关活动;情节严重的,禁止其从事报关活动。
7
依据《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处理的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违法货物价值50万元以下且没有影响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税款征收、外汇、出口退税管理等。
《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货物价值5%以上30%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未经海关许可,擅自将海关监管货物开拆、提取、交付、发运、调换、改装、抵押、质押、留置、转让、更换标记、移作他用或者进行其他处置的;
(二)未经海关许可,在海关监管区以外存放海关监管货物的;
(三)经营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储存、加工、装配、寄售、展示等业务,有关货物灭失、数量短少或者记录不真实,不能提供正当理由的;
(四)经营保税货物的运输、储存、加工、装配、寄售、展示等业务,不依照规定办理收存、交付、结转、核销等手续,或者中止、延长、变更、转让有关合同不依照规定向海关办理手续的;
(五)未如实向海关申报加工贸易制成品单位耗料量的;
(六)未按照规定期限将过境、转运、通运货物运输出境,擅自留在境内的;
(七)未按照规定期限将暂时进出口货物复运出境或者复运进境,擅自留在境内或者境外的;
(八)有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其他行为,致使海关不能或者中断对进出口货物实施监管的。
8
携带超过合理数量的自用物品(非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物品)进出境未向海关申报或者申报不实,物品价值5万元以下且当事人属24个月内首次进境或首次出境。
《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四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可以处物品价值20%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二)个人运输、携带、邮寄超过合理数量的自用物品进出境未向海关申报的;
(四)个人运输、携带、邮寄物品进出境,申报不实的;
9
携带超过规定数量或者规定免申报数额货币进出境,未申报或者申报不实,当事人属24个月内首次进境或者首次出境且携带超量人民币进出境12万元以下、外币出境折合2万美元以下或者携带超过免申报数额外币进境折合5万美元以下。
《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第二、三、四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可以处物品价值20%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二)个人运输、携带、邮寄超过合理数量的自用物品进出境未向海关申报的;
(三)个人运输、携带、邮寄超过规定数量但仍属自用的国家限制进出境物品进出境,未向海关申报但没有以藏匿、伪装等方式逃避海关监管的;
(四)个人运输、携带、邮寄物品进出境,申报不实的;
10
遗失海关制发的监管单证、手册等凭证,妨碍海关监管的。
《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可以处3万元以下罚款:
(二)遗失海关制发的监管单证、手册等凭证,妨碍海关监管的;
11
擅自在保税仓库存放其他货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一项保税仓库经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海关责令其改正,可以给予警告,或者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
(一)擅自在保税仓库存放本规定第五条规定范围之外的其他货物的;
《海关行政处罚“轻微违法免罚”事项清单(二)》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海关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不符合前款规定、违法手段恶劣或者拒不配合海关工作的,不适用本清单。
二、当事人因违反海关检验检疫规定被海关纠正后在一年内又实施同一违反海关检验检疫规定行为的,可以不适用本清单。
点击下载附件: 海关行政处罚“轻微违法免罚”事项清单(二)检疫.docx
欢迎关注
及时获取最新消息编辑|尹主任|关务合规|商品归类|AEO认证|手机及微信|13789072282 扫码关注
往期精彩推荐
海关总署解读:美加征在途货物豁免报关要求,加贸手账册专项标记要求
两用物项70个常见问题解答
速看!应对美国关税变动,5个政策要点与关键节点解读
2025年进出口许可证目录,两用物项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附件下载)
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5年版)附件
更新:俄罗斯过境禁运清单(附341项海关编码)
运输 “稀土” 背后的陷阱:为何稀里糊涂就获刑?生产企业/报关行/货代/贸易公司必看!海关规范申报之 “品牌” 与 “商标”正确申报关键要点在此
检验检疫 | “托”也不好当,看看这两家被海关处罚20000的企业就明白了3C认证|不办 3C?海关罚你 6 万,能长记性不?
检验检疫|禁止进口旧机电“溜”入境,这家企业惨被罚 12 万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所发表内容,凡注明来源的,其版权均归属于原出处所有(未注明版权或者无法查证版权的,归属于网络搜集整理)。转载内容(音视频、文字内容等)只以分享关务合规及商品归类及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认同其观点及立场,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阅读者各位自行判断、自行负责。任何依照本公众号内容去指导自身企业运营活动实操的行为都属于企业自身行为,所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均与本公众号无关。如认为本公众号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即刻与本公众号联系或后台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做删除处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