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证因为没有规范申报的原因,而导致退单的情况亦随之增加。​5 l% C7 ?$ q0 o+ v6 S
纵有无纸通关高速路,奈何中途抛锚被退单;单证审核有标准,规范申报保畅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部分商品未规范申报的常见问题:​
! E7 R" E) X& Z3 ]2 r* O) r( A) ` 一、仅仅简单地填报“是/否/有/无/非”等字样。例如,“是否野生”不能仅填“否”,应填报“非野生”;没有品牌, 不能仅填“无”,应注明“无品牌”或“无牌”。$ y7 U* @6 C5 g3 j
二、申报要素附带有“括号”,未根据括号内提示内容申报。例如,“外观(粉末、粒状、块状等)”,应按实际申报“粉末”或“粒状”或“块状”;“规格(成条等、浸渍或涂布物、每平方米克重)”,应按实际逐项具体申报为“成条、浸渍甘油、300克/平方米”;
* W% |/ a, Y" C, H2 c7 p 三、“成分含量”仅申报成分,漏报含量。“成分含量”要素应同时申报商品的“成分”及“含量”。并且28、29章的化工品,应将各成分报清且含量相加为100%。​0 q% M" O$ J1 i
四、“织造方法”申报不完整。例如,对于该要素下具体要求(针织、钩编,是否为起绒),只申报了“针织”,缺报“是否为起绒”。 V% {6 j* I3 S* f7 X1 l/ ]
五、“规格型号”未同时申报货品的“规格”及“型号”,“品牌款号”未同时申报货品的“品牌”及“款号”。​% ^$ ~6 g8 G+ U/ v5 w2 h( ~
六、“包装规格”要素,仅申报“包装”。例如,仅申报为“纸袋”、“桶装”等,实际应注明具体“包装”和“规格”(单位包装容量×每包装单位数/包装单位),如750毫升×6瓶 /箱。
& f7 w4 y4 ?* I8 Q7 F 七、“用途(适用机型)”只申报商品功能。“用途”主要指适用的最小化场合及其具体作用;若具体要求“适用机型”时,须报清用于什么机器。如果影响归类的,不能仅注明“某某机器用”,应注明“某某机器的某某部位用”。​
7 P: I3 ^* k8 x+ ^' S 八、“原理”错报成用途、功能。原理要素,指商品在运行机制中存在的基本规律;而“功能”要素,指商品所发挥的作用的或所具有的本有属性。​7 L" K0 T3 Z% A7 ~! }( h6 W
九、“适用车型”要素,未注明汽车品牌和型号。例如,仅申报“小汽车用”,应为“日产天籁2.3L小轿车用”, 如多种车型通用,则应填写为“日产天籁2.3L等小轿车通用”。4 ~( g8 A* Y3 U3 e# V& }
十、“生产厂商”错报。将“生产厂商”申报为“厂商不详”、“无生产厂商”,不符合规范,该类错误主要集中在纺织品中。
6 z2 M7 X$ P' M' I+ e8 A7 d% v&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