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环保资质的正规持证企业开工不足、机器蒙灰;无环保资质的工厂,在脏乱差的环境中开足马力,还发愁原料不足。这是在海关“蓝天”行动打击固体废物走私专项行动中,上海海关缉私警察在上海、浙江现场办案时看到的对比强烈的两幕。在一起通过倒卖许可证方式走私进口废棉案中,上海海关缉私警察依法查扣废棉1.1万吨,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2017年以来,上海海关全力阻击各类“洋垃圾”,在国门一线力斩污染之痛,全年刑事立案12起,查证涉案废塑料、废矿渣、废棉等固体废物共计1.39万吨。# B ^ h- p# o- M6 }
" B( |. ~5 Y4 C( v8 F环保持证企业“出借”许可证
/ t ~! M% H; E! C7 u' v+ p
- _( U- `$ V5 Q+ l上海嘉定工业区的一个偏僻区域,上海恒佑塑胶制品公司的厂房冷冷清清。一楼仓库区域空无一物,门都已经没有必要锁上,只是虚掩着。二楼车间区域,大多数机器都已停工,黯然蒙尘;诺大的空间,不多的几个工人从事着简单的塑料制品加工、裁剪和包装。
" U) m* ~2 P/ G# V
% U* _( @$ v- y7 G b @+ u
2 X' q; b, j7 |9 Z
% q9 T4 v5 k( d/ u' Y
, G7 ^: o" ?0 {7 F1 R8 {6 j. l/ b/ o4 ^8 }! x( r' v% l* }7 W
上海恒佑塑胶制品公司厂房(滑动查看图片)' a9 D0 v7 Q7 m1 j7 ~ v" R
, ^8 O& n0 h7 m8 K" l
恒佑公司是一家持有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的正规企业,可以合法进口并加工固体废物。近年来,有环保资质的正规持证企业由于设备环保要求高、工人劳动保护成本上升、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生意并不好做。“制成品价格越来越低,利润越来越薄,有时候甚至到了开工越多,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地步。”恒佑公司负责人金某某说。
# q1 W5 P' u M/ Q8 A. A
$ F5 y+ L9 G8 Q! Q据金某某介绍,作为正规企业,恒佑每年都有进口固体废物的额度,如果当年不能完成规定的进口额度,第二年的额度就会相应下调。为了保留进口额度,以保留东山再起的实力,金某某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进口固体废物的“中介”许某某,允许许某某借用恒佑公司的许可证进口固体废物。“本意只是希望能帮忙消化固废进口额度,没想到会搭上了走私。”因为借证涉嫌走私一事,金某某已打算关闭公司。' ]' v' H6 b$ o
* ^* @$ \- B! v0 k非法“中介”倒卖许可证
5 @8 c5 z1 \3 A8 A4 c U3 V' d7 V2 }8 u. ^( ` J
在去年底的“蓝天”行动集中收网阶段,许某某在上海虹桥驶往浙江苍南的动车上被上海海关缉私警察扣留,他的两个同伙叶某某、缪某某也在这轮收网行动中先后到案。! k3 c6 i9 j# R, o
8 ~+ n* y2 e) Y( w) g% ?上海海关缉私警察在前期摸排中发现,固体废物加工行业有些人干着倒证卖证的“服务”,居间联络正规持证企业与无环保资质的加工企业。在这起废棉料走私中,许某某就是这样一个“搭桥人”。" z+ H p8 Y2 v1 k
`7 ?' x( _1 Q v. F% f通过层层关系,许某某拿到了包括上海恒佑在内的数家正规企业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同时也“牵手”了能把“货”卖出去的下一级“中介”叶某某、缪某某。为了保证自己经手的“货物”品质,叶、缪多次赴东南亚一些国家实地查看货源。随着海关对洋垃圾走私的打击升级,“专业”的许某某在物流环节也做了“优化”,比如由之前上海口岸进口后直接发往实际加工地,改为从上海口岸进口后,先运到上海正规持证企业的仓库,再分批运输到实际加工地。
8 c9 E' ^+ M. \
: d# o9 h& b. U这个洋垃圾走私链条上存在着从许某某到叶某某、缪某某等多个非法中介,固废进口许可证经多次转手,加上物流运输的隐蔽性,使海关缉私警察在认定固体废物走私获利环节、追踪涉案固体废物最终去向等取证难上加难。# v- J8 D1 ~% P# x
+ ~5 f. B, d2 l无环保资质企业“缺料”
1 u) S8 y1 O; Y6 {; D4 h& _% D, B8 y
上海海关缉私警察对许某某假借恒佑公司许可证走私进口的废棉进行了跟踪,最终一路追查到浙江苍南的兄达纺织和晨光纺织两家加工企业。位于浙江和福建两省交界的温州苍南,聚集了相对集中的废棉交易及加工产业。
& c8 G) h# B8 Y1 Y9 R4 E3 j i$ ?. q' S& d! n0 ^4 U, f
海关缉私警察来到兄达纺织公司的时候,工人们正在车间开足马力赶工,与上海恒佑公司的冷清形成了强烈反差。兄达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的原料是纺织类边角料,也就是俗称的废棉,是从当地交易市场采购来的,制成品为医用棉制品。负责人称目前困扰公司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原料紧缺。然而在接受海关缉私警察调查时,公司却无法出具加工固废的环保资质证明。这意味着这个红红火火经营着固废加工的兄达纺织公司是一家无环保资质的企业。! a* r7 m; q% ?; l
+ C- g, u2 l0 `) B( |$ z7 N7 u
, ~; j: X6 V' d0 j$ o# m6 t' \
! X2 i5 a4 W$ F% h0 \4 l工人们正在车间开足马力赶工
, N3 k3 B Q k* q5 a* u+ [" m: |' g! ?. N, r4 P- l% l) c1 B
海关缉私警察跟着给兄达公司送料的货车,在一处不起眼的居民区里发现了兄达公司的一个加工点:狭小昏暗的简易棚里,杂乱堆放着废旧衣物和纺织下脚料,现场棉絮飞扬、机器轰鸣,工人只佩戴着口罩,往破旧简陋的设备里不断填塞原料,刺鼻的酸臭腐败味一直弥漫到周围居民区。这个加工点的主要任务是把边角料分解成为棉絮再织成棉纱,制成的棉纱运至兄达公司后,再进行下一道加工,最终成品就是医用棉制品之类的再生类纺织品。
: T7 J% h+ r- ?9 C
5 S0 l# p6 g, M! z& L
5 f+ S+ R2 J& |% x9 p T
# J) [3 V& V; X/ E8 k' k
+ H0 q- w7 q0 A1 ]1 B/ g6 B$ f, y! C1 U R$ n! I, p5 \8 Z
% H K6 f; j. N+ M: @
& b8 N- d, E8 _
医用棉制品类再生纺织品
( X# Z) ?" v: n% c3 R3 x4 ]" U! z* I- u: T
严打“洋垃圾”走私
% I! _, T, g, E3 }# S- f& L( k1 K1 d+ }- E0 l& @1 d/ H9 s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2017年全国海关启动“蓝天”行动,严打固体废物走私。“洋垃圾”走私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走私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这类废物本身就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会对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另一类是违反国家规定,将限制进口的废塑料、废棉等违法转卖给无环保资质的企业。8 I! @: p( Y7 j' K3 a
; E3 _5 B, [9 A0 |
凭许可证限制进口的废塑料、废棉具有一定再利用价值,但必须由有环保资质的正规持证企业按照环保要求生产加工。限制类的固废一旦转手卖给无环保资质企业,在加工利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污防设施,既会威胁工人健康,也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倒卖固废进口许可证的行径,会导致无资质企业压缩成本开工大干,有环保资质的正规持证企业却无所事事的乱象,从而逃避监管、危害生态环境。
" @% \9 t N" a
5 N) {1 s. ^; `$ ]6 h w上海海关查获的固体废物走私案以倒卖许可证走私进口限制类货物案件为主。许某某借用环保资质企业许可证倒卖限制进口类废棉就是其中一个典型。“这类案件环节多、关系网复杂,因此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也难。”侦办该案的上海海关缉私警察陈培勇说。
6 @% e. a2 M$ m! w; j" _7 x. u+ `8 i E$ M
由于存在大大小小的“洋垃圾”中介,许可证被多次转手倒卖。假借正规企业的许可证进口固废,从海关通关环节体现出来的相关企业都是有资质的公司,仅凭通关数据难以发现走私事实,而从物流车队、运输路径、进口品种及数量等各个环节入手海量排摸就可发现蛛丝马迹。陈培勇说,“许某某走私进口废棉这个案子点多线长,又是跨省区,我们通过资金流、货物流以及人员关系几个方面固定证据,彻底斩断洋垃圾走私链。” 打击洋垃圾走私是海关缉私警察的职责,更充分体现了海关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决心和信心。; R: i6 D: [* ^4 P2 T
' f: G, u2 y4 B% p- ~3 U
相关报道请点击如下视频: o/ F$ y) Z5 O" V
3 C" Y$ J& S# n8 X H1 B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a0543mbqvot&1314.swf
; Q- Z: h4 e: l3 m. R) g, \% D* D: T. h( D: M
以上内容转自 海关发布$ ^( e6 G. \7 P
: P1 O8 {1 I/ Y
上海海关12360服务热线 q3 S2 Q1 `/ ~& _5 q
1 X" t6 g. _; T
微信ID:shhg123605 N P! e! A2 S4 L1 C! _
4 U5 y2 w G/ g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 K9 y/ f: \( ?
+ [* I ?* i6 @" S: |4 D原文作者:上海海关12360热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