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9 H* d1 x% S, b: @# N
) i! k0 I! X* l) }, |- ?
原产地证书是货物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国籍”与“护照”,也是企业享受关税减免和其他优惠待遇的“纸黄金”。为助力“中国制造”开拓国际市场,对相关优惠原产地政策和海关“放管服”政策予以解读。
4 ^" O3 q/ s- U, A2 r+ j' Y% @9 ?2 s3 @( p4 ] [% d
1$ b* \- n4 O- O6 h9 Y6 {7 }
! b; g3 _5 Y4 I( R8 F优惠原产地政策
- e( p+ L- F, q. w7 @+ P2 h' g7 |. q
优惠原产地规则是各国(地区)为实施优惠贸易政策而制订的原产地规则。通常分为单向给惠政策和双向互惠政策。' U D" h2 X- a+ z) R8 i
# O; y: _# }9 e
01' E, k+ j- y1 j" N1 F3 f a
/ W; C4 H( W, \2 r8 o普惠制原产地证
' x( E; M5 q7 B* j+ \, h% |% B7 m% X* P6 Y* D1 h6 E& a
普遍优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包括某些初级产品)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单向性关税优惠制度。 n9 x% H0 C2 L. }+ J
$ g" G7 l* ^. x4 ~! v5 t8 C; P
目前实施普惠制原产地规则的国家包括欧盟27国、英国、冰岛、瑞士、挪威、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和列支敦士登公国等42个国家。
! z+ {9 ^% r a G+ |& k* J, M
8 {1 n, j/ d# x2019年4月1日起,日本不再给予中国输日货物普惠制关税优惠。
! |1 ]6 ~/ Z* o+ R [5 _) H g2 Y$ e7 J' \6 D
02
; q7 ^* A3 o' b4 q' G+ q: v" p% |/ l! G8 A
自贸协定原产地证* _% s, s, l( D2 e
% u) |/ l1 u6 Z6 P% d/ O
自由贸易协定是两个或更多的经济体之间签署协定,在WTO最惠国待遇基础上进一步消除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贸易、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与经济融合。! }- \" |$ t: Q- u6 m" t# G
( c$ K0 W. e( d0 j/ A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
3 V# z) [) h( V2 q0 |
2 n: E. l. `* M成员国有中国与东盟十国。
) [2 S8 l: T2 g. M% ?5 e; I
. L3 s4 l( N" N5 k6 S3 I! u9 `亚太贸易协定原产地证
0 ? d5 t$ {- g9 b [* e; f. o1 K- Y8 V8 v3 X; P
前身为2002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曼谷协定证书,2006年9月1日起更名为亚太贸易协定原产地证,目前成员国有中国、韩国、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老挝、蒙古等。( P* |( @6 R' U' L7 M( d
( x* ]9 }4 x, O$ w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原产地证
. s# e/ r- @! I- m0 M
4 u# z- J5 S# u2020年11月15日,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十国正式签署,简称RECP。目前签证规程正在谈判中。
8 u! p: K$ V7 U' O9 l+ o9 h$ x$ ^" j$ m- b" D# m
双边优惠原产地证8 V: F H; T; n2 u+ d7 P' x% h2 Y
6 L2 O) p& I! ~. N" Z! b; U9 u$ m
根据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智利、瑞士、冰岛、格鲁吉亚、新加坡、韩国、秘鲁、哥斯达黎加、毛里求斯等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签发。
/ }& D2 {9 X6 n' k y+ F" D. Z/ N4 z* j0 m: P* ]/ ]6 C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原产地证
0 V0 m4 i" C, G$ Y. _) R$ J
9 @6 m t2 H0 h. o/ K3 C根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发。简称ECFA。
- G* @0 B$ c" \' I& i1 A( f8 y: X# g A' ~
专用原产地证书
7 v' b3 N; }' s8 v, H( U
$ ?/ {0 v/ X& H. B, E% {输欧盟农产品原产地证书。适用于农产品。
, v0 P7 }! o4 {# j
4 P. }& R) C6 v* I5 B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原产地证, m, x% P* l0 d! A" j
; ~# X7 Y& Y- `: U# Y
简称CEPA。4 w- Y4 U3 V( m4 v4 O0 z4 J
! u* i/ F% f/ n8 L2 H
2
$ n" m9 I' r7 ]0 w
. P2 U1 W/ W/ a9 T; u T3 j海关“放管服”政策
+ W+ g+ d% v; c* N V0 ^% i! m }6 a# h5 v- T. ~( a( \$ y
多年来,海关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在原产地签证业务方面不断释放改革红利,通过深化业务改革便利企业申请签证。
% A0 n2 v5 n: J7 t4 `9 I& R8 C
* f! j6 k' ^2 ~. K7 U3 k01, N6 G* ]2 M1 s7 s, h
9 N3 d1 t6 t, e9 O9 s: K2 B
原产地电子信息交换4 h2 A' _9 `1 t0 s' M2 z
9 j4 B2 }2 f( ]& `5 O1 p- s! B5 `通过我国与协定国家海关建立的原产地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实时传输原产地证书的电子数据,目前已经惠及海峡证书、双边优惠原产地证(中国与韩国、新西兰、巴基斯坦、智利、格鲁吉亚、新加坡自贸协定原产地证6项)、亚太贸易协定原产地证(中国与韩国原产地证书1项)、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原产地证2项)等8类原产地证的电子数据传输,简化了企业申报单证的种类,缩短了企业报关时间。
" x# K) }8 T: w# z
. n" m& a; F8 B9 H02
' {, s* E' N/ n7 j0 T# G$ C$ a: G- S/ ^6 f: [
原产地证自助打印政策
2 C# ]% q; O" C+ {9 T$ V0 `! t, o: U) P/ u* _
2019年5月20日起,取消办理出口原产地业务必须到海关前台签字盖章的旧有环节,签证机构签名及签章均实现自动打印,企业只需一台互联网电脑和一台双面彩色打印机,足不出户就能拿到原产地证书,实现出口原产地证书全流程线上办理,打通海关原产地业务电子化办理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已经覆盖海峡证书、双边优惠原产地证(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智利、瑞士、冰岛、格鲁吉亚、新加坡、韩国自贸协定原产地证9项)、亚太贸易协定原产地证(中国与韩国、印度原产地证2项)、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原产地证2项)、非优惠原产地证书、烟草真实性证书、转口证明书、加工装配证书等18类原产地证书。
; x* C# e1 M4 W/ M
7 Y! l& c% I& i L3 i$ v/ t1 ~03
* |5 @: C6 }( K# b. S6 Z! s) y9 O; F: y _) ^$ T5 |! K' T% }
“两证合一”
! y. g( A, I. d7 m/ w6 G, R \& ` `' C* Y W5 S
2019年10月15日起,推广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企业备案“两证合一”改革工作。采取部门间系统“总对总”数据对接方式,通过“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实现了企业备案数据的自动推送、采信和确认,企业在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的同时同步完成原产地企业备案,大幅缩减外贸企业出口环节办事流程,节约重复提交材料的时间和人工成本。
7 n$ V1 M3 k9 ?7 E1 E8 `8 J$ }
. z! ]+ d: l \6 d2 n04
' h, v3 W4 E* M; @" Z* E8 z
. x! ?3 |' t0 i: h2 x9 I3 I“智能审核”# t% R) p2 F/ p1 Z1 y
* n9 }( A7 {1 `5 L! H W: ?
2020年12月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面向海关签发的所有类别的原产地证书建立智能审单规则库,由智能审单系统进行自动审核,企业原产地证书的电子信息从“接收”到“审核通过”以秒计算,几秒钟完成审核,从而达到缩短签证时长、缩短企业办证时限的目的。
1 M+ q7 @8 Z; O V. X, g
0 N* E3 j; _5 P) }( [6 `# c! Z' g文/魏艳霞
+ \8 F q* J# l9 `0 B+ ~$ @3 L8 f2 A5 p: a9 v
(济南海关隶属聊城海关)6 Y# ~4 u) U: I9 k! o/ I% w: P/ \
, M5 c/ }: F* l/ ?" v* i5 ~# R
4 a1 ?: Y/ d! I3 p& U$ T2 p* O. m& e! H. n8 q: D4 q% o7 T
编辑:常相婧+ ?, U# r8 K$ X; V1 l, l
审校:王国秀6 }! w* s3 U3 k* e
出品:中国海关传媒中心投稿邮箱:569613217@qq.com(秀米投稿账号同邮箱)& {3 L4 v; R9 m/ z1 p# L4 d
( n1 Z+ B# ]& u8 o; p$ U ; I6 {7 d! j6 u& _# H
原文作者:中国海关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