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自古被誉为“人间天堂”,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不断刷新发展新高度。自1991年至今,苏州外贸进出口值增长近891倍,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23万亿元人民币,在全国外贸百强城市中位列第四,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最美窗口”。' S. E6 A4 i* @/ ?
, M! J; ]" J. j+ Y
. ?( P9 U, E# ^7 G% L6 y. x0 q6 W# z苏州海关开关
$ s0 g1 Q9 P5 O* o( O+ }: d- N0 q; R' g, y2 ?
苏州海关自1991年建关以来,30年一以贯之秉承“示范当先、表率当先”的理念,引领时代潮流,创造或参与创造了中国外贸、中国海关、中国加工贸易监管史上的诸多第一,相关成效得到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时光流逝,这些报道已成为了珍贵的档案资料,不光存放在苏州海关档案室内,其中的影像资料还在苏州海关关史陈列室滚动播放,向每一位参观者诉说苏州海关30年的辉煌。# Z& m+ J$ x6 Y
% P% Q( i6 |7 V+ S T/ ^+ ?$ Z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苏州以典型的“苏南模式”推动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对外贸易得到恢复发展。1991年3月,苏州海关正式开关。; {6 k" o1 X8 p2 |
1 F8 J s# p6 }
# K2 u/ L% q1 q( _0 d4 {苏州海关开关当天部分关员合影
, s! e+ f# _ T- i' e9 ]& U* A: {" s8 {- _/ S8 R
开关伊始,随着外资大量涌入,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国务院出台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制度,苏州海关首批参与试点成效明显。1995年,全国第一批开展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在苏州开始试点,然后推向全国。自此,我国的加工贸易终于驶上了一条安全、高效的快车道。
% a1 m# S' b9 N: {. w& M2 _0 `1 x. O2 ~: D* o/ V
' U: x! }& y# Y$ ~9 \# P1995年,苏州海关关员汇报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的工作情况
; X) }4 c" w' g2 K' e/ d/ a9 ^- @. |
进入2000年,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为利用外资,发展出口导向工业,扩大对外贸易,实现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目标,全国第一家出口加工区——昆山出口加工区在苏州设立。由于国家赋予入区退税的特殊政策,苏州海关通过设立规范的围网、卡口和一整套管理流程,昆山出口加工区内进出口总值逐年攀升,出口加工区最终形成“燎原之势”并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广。# M/ f% s/ Y) r( R/ C+ a" @
+ I( j$ u/ i3 p) {4 r2006年,随着苏州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广大加工贸易企业对加工贸易中的深加工和结转货物问题的需求日益明显,迫切需要海关创新模式,降低其物流成本和增加物流服务价值。为此,在海关总署支持下,苏州海关开展全国首批保税物流中心试点,就近解决了当地从事出口加工的生产制造企业和进出口的贸易型企业的出口退税、保税等问题,降低物流成本,也有利于吸引外资和促进企业投资。
* h0 m. U, c( B1 n9 \7 X+ b9 _8 ~$ Y, W0 [! N" ]7 L9 q3 \; Y
2013年,苏州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3000亿美元,稳居全国第四。作为全国加工贸易大市,在加工贸易废料处理上一直存在“顽疾”,主要体现在价值认定难、管理不规范、环境危害大、权力寻租现象严重等方面。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苏州海关主动作为,以“政府搭台、市场运作、部门联动、公平交易”的思路,共建加工贸易废料新型交易平台,通过透明交易消除暗箱操作,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共赢。2013年1月1日,苏州市加工贸易废料交易平台正式运行,标志着加工贸易废料进入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新阶段。
6 A8 V) O/ u7 R3 `7 {
% m9 {! O, T, H# Y3 j3 o2016年,海关总署批复南京海关在全国率先开展加工贸易集中作业模式改革试点,由苏州海关承担了南京关区加工贸易“集中作业”模式改革重任。2020年,苏州海关共办理全省5000余家加工贸易手(账)册1.7万本、变更11.6万次,手册核销2万本、账册核销418个周期。通过改革,企业业务环节从7个减少到3个,企业业务办理时间缩短近一半,获得感明显增强。这项改革不仅仅开“集中作业”模式之先,更为全国海关开展加工贸易集中作业提供了“示范和表率”。8 ^! p& [) o% ^% q k: @: `
+ S3 H' r( i* _! @- ]: F1 w& u$ x g
2019年,苏州海关“以供应链为单元”保税监管改革启动业务试点。苏州海关通过创新监管理念,实施以供应链为单元的保税监管改革,对改革试点企业实施“信任管理”,突出企业的主体责任,简化业务核批手续,有利于企业降费增效,提升竞争力;通过监管手段的创新,实时获取供应链数据,开展上下游数据印证和风险分析,可更有效地防控执法风险,减少对企业生产的直接干预,促进全产业链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通过监管模式的创新,建立适应加工贸易保税企业集群的管理模式,丰富了现有的加贸监管体系,有利于为全国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提供示范。% r: o0 v4 ]4 O) f4 M
, i. T0 r3 f2 w n) G1 O; {
' F2 A; [0 N* i. q9 g. n6 m0 ?4 s
2019年,苏州海关“以供应链为单元”保税监管改革启动业务试点& L& y m# P6 W" J- G
- k2 J4 {! |/ h
30年来,苏州海关的历史是中国加工贸易改革发展史的缩影。未来,苏州海关将继续推动加工贸易监管创新,不断作出更多新的有益尝试。# U; J( i3 O. n$ s: ~2 E
0 ], v* b2 H/ w+ P文 / 胡蓉榕
$ t6 A ~* `* L' C5 r/ c
5 A+ T8 I6 z* [! k; l
& R, ~" t1 _2 H3 R& }4 C: R* Q, m( r* D4 f& M' T
来源:南京海关编辑:常相婧
+ r0 j" _; R# F/ o审校:高扬出品:中国海关传媒中心投稿邮箱:569613217@qq.com(秀米投稿账号同邮箱)
, x0 _ D a; Y# P+ N% w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海关杂志”
1 P6 M) g6 }0 P/ C/ F# S8 F, B v7 W& F
0 p j# w5 i* u j x: X
原文作者:中国海关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