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 \% F5 i$ @0 t: j
; Q% ~# P3 d* S$ @. e) @2 g6 d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引起全体代表的强烈共鸣。下午,记者就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工作等问题视频连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关总署原党组副书记、副署长鲁培军,面对庄严的国徽和国旗,鲁培军接受了采访。7 o- q) w- g r4 f8 k: l% V! N! r
0 \% ~. s+ l4 Y K' [
& x/ \4 q# m! x; [5 D+ n! a5 h Y0 ~ \5 T! |* p
全国人大代表鲁培军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h1 _/ ` t) j1 _3 Q# b" |! H3 ^3 i
- T4 T3 Y; o: @. _. C
记者: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会场内响起32次热烈的掌声。您亲临会议,置身于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氛围,有何感想?* g9 m- I3 L% E' \
+ w, ^0 N9 ~4 B! s4 J* o+ Z鲁培军: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讲成绩客观实在,谈问题直面不足,提任务催人奋进,是一个高举旗帜、主题鲜明、给力提劲的好报告,我完全赞成。
) H% \) R1 s- {. u$ U
: ~# U3 c6 c4 `3 T0 y/ f' S记者: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概述了去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成就中,给您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N x/ M$ S0 o
8 c" s: l( N0 ?
鲁培军:去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我认为最值得一说的,就是面对低迷的世界经济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国“风景这边独好”: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我国名义GDP去年增量约13万亿元,相当于世界上一个比较大的主要经济体一年的经济总量,人均GDP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实质性启动,利用外资规模再创新高,达到114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货物贸易进出口39.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连续5年位列全球第一;我们坚持严格的抗疫措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性胜利,成为抗疫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形势下,我们能取得这些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这些辉煌的成就值得大书特书,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好好总结。0 H1 h: e Q4 `9 @
9 h" `5 U* z9 q6 K# S& X: k记者:去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的确殊为不易。您认为,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最重要的是突出哪些方面?
0 d& I: k- w1 O: b
+ A- [" |( u& C& |鲁培军: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从9个方面作出了重点部署,并提出了7个经济增速预期目标。我认为,今年工作任务重、挑战多,要做好报告确定的各项工作,关键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对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充满信心。6 N+ `0 {* u7 g; A' u7 S
+ G2 \0 r$ L y+ D3 a7 c记者:去年中央召开了人大工作会议,您参加了会议,能简要谈谈您的体会吗?
6 C" b% A5 L* i% P( b6 W, ]
! N0 D' r/ y" l3 r# b鲁培军:去年人大工作成绩满满,亮点闪烁。我认为最大的亮点,是召开了中央人大工作会议,这在我们党、我国人大历史上都是首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1 g/ ?+ A2 q3 z# {5 N
% H, E; ^& s3 \5 j" ?7 g
记者:是不是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人大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 _: ~7 R1 j$ [7 s. |
j" [. P/ r* P! M) m" N5 z鲁培军:您说的完全正确。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是一篇充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纲领性文件,是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s1 ~4 r7 ]5 S2 `2 q
0 w4 b6 r# N/ v' `记者: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我们党关于民主的基本观点作了怎样的阐述?1 R2 E; Y2 U+ d& X) I ~6 W
# V0 i& }$ ?/ i3 r# A" V+ l+ D1 u
鲁培军:关于民主,总书记有过很多论述,但这么集中、精辟地阐述我们党关于民主的立场、理念、观点,这还是第一次。总书记指出,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总书记还就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创造性地提出了“八个能否”和“四个要看、四个更要看”的评价标准,系统概括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的五个基本观点。总书记的这一系列论断和阐述,科学回答了我国民主的性质、形式、制度、实践、功效等重大问题,展现了强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自信和底气。
0 {' ^0 F7 j. l. K3 o7 k/ V: A7 D' k1 R0 I. R" U6 O* c* H
记者: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您是怎么理解的?
% z9 }1 T1 H; y/ y
" b0 _5 `; F1 }9 _$ V5 ~鲁培军: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大理念,是总书记2019年11月在视察上海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时首次提出的,去年7月1日,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作了强调。这次会上,总书记对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作了深入阐述,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我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建的新型政治文明形态,是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1 F. j9 _+ h. ^9 s9 c+ e/ ]+ T S4 g7 z, ]' j# @3 ~9 b( \
记者: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您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哪一点?
8 M8 b5 f. Q/ a. P0 d; v9 y
( G) _$ f, I" P, t% f* A. z& j7 L鲁培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有许多新的重要提法,也有很多新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六个必须”,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这个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必须毫不动摇、与时俱进地把它坚持好、完善好。
?1 }# n9 `) d9 L
( O S3 Q; Z) H5 a# H记者:展望新一年人大工作,您有什么打算?5 H, f( w& X/ V2 d
6 t* W7 Q6 ]+ J+ T& D2 p3 R鲁培军: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是各级人大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全体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职责。这次人大会议,是十三届全国人大的最后一次会议,自己一定要在本届人大任职的末期,继续尽职尽责,把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过程中,自觉地把自己摆进去,发挥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应有的作用;在努力打造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构、工作机关、代表机关的进程中走在前、作表率,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3 b/ w. W. m
2 m( x# H, l" K; p文 / 丁晓利: M& d! G- m1 }( V' L7 g" `
+ q9 }! n. e1 L
7 B2 _5 T/ a$ A# ^- {& u
. C) b5 F" j8 e; {/ y0 B I编辑:常相婧. F( Y- z, R, y8 e( `8 W/ q K9 n# k
审校:姚璟 高扬出品:中国海关传媒中心投稿邮箱:569613217@qq.com(秀米投稿账号同邮箱)' w& W! V4 C# |! L
4 T) o: L0 u3 v5 D & t9 o: j; ]% w. A( Y
原文作者:中国海关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