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 S6 [0 J; u3 F6 n 商品归类在进出口通关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企业对于商品归类的准确性也是越来越重视,在吃不准具体归类的时候,有些企业根据相关政策,向海关申请做归类预裁定,以便自家货物能够顺利通关。这本来是好事情,这么做是对的。但是,我这里要说的是,千万不要“好心办坏事”,预裁定如果做错了,反而是“帮倒忙”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日前啊,笔者在归类公开课上了解到了一个关于归类预裁定的案例,大致情况是这样的:企业在出口某商品的时候,经查询海关总署公布的归类决定和预裁定,发现自家产品被另一家企业申请了预裁定,但是预裁定的商品描述却和自家货物的实际不符,担心自家的货物会由此导致无法正常出货,于是过来找我的老师来寻求解决方案。不得不说,这家企业的合规意识还是非常高的,既知道申报前去查归类预裁定,也知道发现问题后寻求解决方案,可以说做的非常好,为他们点赞,这样的企业不发财谁发财!那么,在申请做预裁定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项?如果发现做错了,该如何解决?我们从以下几个部分来说探讨一下。一、什么是商品归类预裁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预裁定管理暂行办法(海关总署第236号令(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现行有效))”,商品归类预裁定是由对外贸易经营者在货物实际进出口3个月前,就拟进出口的货物,向企业注册地海关提交《预裁定申请书》及海关要求的其他材料,申请做出商品归类预裁定的行为。二、怎么申请归类预裁定企业申请商品预归类的,应向企业注册地直属海关提出,并注意
8 J; J7 e" i- k5 E0 E
7 g1 _3 _1 s' n' V% f4 P/ ~《预裁定申请书》及海关要求的有关材料(要求为中文,为外文的要提供对应的中译本)" X; b% e- `& T! D3 i
* F( X5 i2 A3 H9 b+ h* y1 O/ g
' N" m x( G _2 U. g如需海关保守商业秘密,需提交书面的保密申请,并列明具体保密内容;3 b9 _/ v, Q3 m. l! t
5 X# J' T/ o0 X. d4 w6 E1 c
在货物拟进出口3个月前提出(特殊情况可以在3个月内提出)
, m0 {" L( ^9 V: K6 e! N! E% K( N6 t8 O
9 U0 E9 F' J7 t7 o! \& W& o7 } ?* X一份申请书只能提出一个商品编码的预裁定;
- v0 p+ y6 r3 z+ F; Z+ f, \0 a: L关于预裁定的相关知识点,总结如下:file:///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yq7suxwhvswv9tdcdguzzichicouw9npnhfiahoijoiaaycx17qknozcevzurqirnooukqpa2drvepf613mfngpz8w/640?wx_fmt=png表格内容来自小编对预裁定管理办法的精心整理 ▲
1 x4 O+ a0 j4 y( @8 R" f3 h三、发现申请错误该怎么办费了很大力气,付出金钱和时间的努力,好不容易申请到了海关批准的《预裁定决定书》,最后却发现内容错了,怎么办?别着急,还是根据《预裁定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因为申请人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造成预裁定错误的,海关是可以撤销的。 ?; r% I5 K4 i7 M9 | j7 F
但是,像案例中讨论的这家企业这种情形造成的预裁定错误,我们能够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1 a6 `8 q* m" s \: U- V! @
联系申请预裁定的企业,请其向海关写情况说明,撤销或者改正之前的预裁定;如果行不通
* f8 s" K9 k. ^3 {' R" ~) d4 d4 g& Q& g$ F# x, m
8 n+ a! J& ?& w# r5 ^6 i3 ]* U可以按照正确的归类做申报,不用参照该预裁定,因为根据《预裁定管理暂行办法》,预裁定只对申请企业出口相同的产品有效。既然明知道出具的预裁定是基于错误的事实而做出的,实际上这份预裁定早晚是要被作废的,而且只对申请人出口相同产品有效,其他企业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6 |0 i1 @$ W2 t
4 L7 @2 |4 {, n N/ W/ v
结语 ▼虽然经过分析,这类的预裁定错误,不会对这家企业产生大的影响,但是对申请的企业实际上是影响比较大的,如果事后被海关发现申请预裁定的时候提交的材料有错误,很可能被认定为“虚假材料”或者“刻意隐瞒”相关情况,造成对海关的误导,海关可以给出警告或者处以万元以下的罚款的。$ X# K5 g/ a9 t9 C0 y4 i" u: W5 |
; l4 W" r# E% u! i+ \6 r( X* S0 C3 F) b, f7 _. I1 V& l/ ^% e7 L0 @9 y-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