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W W! t3 l" c. O: d3 F% a5 @; s; C2 M: ?/ E; W! g1 _/ ~5 k
在AEO认证的准备过程中,无论在咨询公司还是海关官网,只能看到企业顺利通过认证的消息,但是对于那些未能通过认证或者被降级的企业信息则不是鲜有,而是压根没有报道。这样就给大家带来一个错觉,即通过海关AEO认证很容易,那我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个真实案例吧。
- p" m! L% ~; v3 b! D) p2 j1 j
0 Y# E, f5 ~( Y! F- @, h一、AEO认证工作的最难点- }( G' `+ N& u3 t- O( m3 D& F
- i1 F# \6 Q, T9 c) }在以往的文章中,果子(微信:sunkai0107)对企业准备海关AEO认证中可能面临的诸如软硬件改造、制度等都讲了很多,但这些都是企业主导部门可控的范围。而在准备过程中其实最不可控的因素就是——人,人为因素才是海关AEO认证的最难点。6 n7 ?4 k5 g) m
1 B$ e" t, P6 @6 B; H) \
除海关认证人员的主观因素以后再谈,企业主导部门面临的问题既与自己平级的部门同事相关,也与公司领导相关,如何协调各方统一认识和有效落实则是个考验。3 l1 ]% E1 u M7 m+ a/ W
! b9 ?6 r6 S7 _8 A, _5 f二、无法通过认证的表现, ?& Z) T. E' S' ?' |
% Z- m: D5 @0 S7 P( x" O1.基本条件) w' M7 p8 T9 @: ]( Y
4 ~7 f% a) T( o
其实,有的时候企业无法通过海关AEO认证并不需要等实地认证或者海关宣布结果,而是在企业之初就已经决定了结果。$ A7 ~1 ]& z" e0 h$ v
# V1 X: w7 o8 R7 s所有向果子咨询AEO认证业务时,我一般都会问企业以下几个问题:
# d* S, x+ u9 i; q4 @( Y, M' }- d
: {* ?6 [/ y, h/ g" F9 m(1)公司的性质和规模
# Z9 i3 { V- {! u' ^ T0 y v' P+ X
(2)进出口业务量,报关企业则是单量4 Y* g C2 R" g( ?) v2 h! k
" b- y+ g3 Q4 B! B9 X" D* |; |(3)进出口业务涉及监管方式* ~! T# E$ U2 h F$ T
* u& J. d+ Z% \0 ]% @! Y( `9 A$ O(4)申请AEO认证的目的
( \" e% J" S1 I: s. x1 F' g A/ {9 ?; u
(5)信息系统状况
6 w3 r* x/ k, o( i6 _: P: O* D
2 ~! P+ s9 [3 d" d) z( {# |5 [掌握了这些信息,我就能清楚企业是否对海关AEO认证有足够的认识,以及AEO认证对企业的意义。因为这些信息直接决定着公司高层的重视程度和所能够投入的资源。在这个环节,就已经淘汰掉一部分企业了。就在昨天,某家民营生产企业受国外客户的要求拟准备申请AEO认证,就被我建议跟客户沟通后采取更简单的方式以满足客户合规要求了,因为AEO认证工作的投入可能远超管理层预期。
1 m+ m% k, ?( U o
0 T k3 P9 W6 [ E! {2.海关评价
; _6 ]' K3 {8 M: i6 n5 j; k1 C% o4 @1 U
因为AEO认证需要先经过属地海关培育和直属海关认证两个环节,所以对申请企业“质量”的评估就由隶属海关掌握了。这个评价机制还是相对客观的,具体程序和要素果子就不在此详述了,但当企业向属地海关表达申请AEO认证的意愿时,以及后续沟通过程中就会有足够的信息供我们对海关接受意愿做出判断。
+ |9 Y0 k- G; Q7 F P" y4 Z! N3 ~4 \$ n6 T. t J* X+ m
咨询阶段。在向海关就AEO认证进行初次咨询时,无论企业的基础情况如何,得到的答复肯定是积极的,这完全符合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精神。毕竟不符合“守法规范”标准的企业并不多。所以在这个阶段不会有任何信息可供参考。
0 e3 M- Z# s4 [; j+ p3 N) g' G' W. ]9 \7 x% I* Z9 b6 V4 S
培育阶段。当企业将准备好的申请资料交属地海关申请培育后,海关会先对资料进行初步检查。如果资料没有专业指导又无法达到平均水平的话(海关看过不同企业的资料,也会有横向比对),负责任的关员就会将资料退回要求企业整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受理企业的培育,这种情况往往与关区风险控制政策相关,比如杭州、南宁等关区对于报关企业,厦门、深圳等关区对于中小型进出口公司的申请就持谨慎态度。9 W/ e9 M( e, c; m; y I( j3 U
g, }7 m% N5 K
3 ~1 Y }6 b' @. ]1 k' u
8 A) R- ?) W. V5 {6 z$ n1 |7 H/ g4 p
& `# w( O4 U' @2 B- R, x! u0 I, V4 n5 L( W( s- b
一般碰到这种情况时果子会跟企业详细说明原因并给予相应建议,而不负责任的辅导公司就直接大包大揽最后导致项目“烂尾”。如果碰到这些情况,我不建议企业通过其他渠道试图开展培育或跨越培育环节直接认证,因为在之前我遇到大多进行此类尝试的企业最终没有通过认证的。# J8 c- Q ]' X8 v; _
( O' K+ o5 ]1 n, a" w% Y认证阶段。站在海关的角度考虑问题,认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有些关区还要全程在执法记录仪下开展认证工作,海关关员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如果企业相关人员没有充分的准备,不清楚海关提问的要点,所问非所答,或者有极不专业的表现时,后续的认证一般都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认证还未结束,但是结果已经基本确定了。- f, A* [2 M$ x) t2 } N
2 A& [. g* }0 H6 L. o
三、案例分享+ [& B( r5 r& ~5 W7 |
1 x' G$ w. C. v1 ]8 Q9 l h$ m) ?
第一个案例,是一家生产企业。问题很多,我重点说人事、关务和仓库三方面的问题。" Z* G9 ^6 g, e& w9 j0 Y, d9 X3 O
! K* Z' S/ c5 [
先说人事,海关提到安全敏感岗位需要开展定期及有原因的背景调查时,人事专员按我们事先培训的内容进行了回答并出示了背景调查记录。但海关说,无犯罪记录证明是给海关的资料,还需要出示有原因的背景调查记录。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们在制度中做了表述,培训中也做了演练,可能人事专员过于紧张了,没有及时反馈。其实应对起来很简单,就是向海关说明在制度中规定了哪些情况属于“特殊原因”并强调因为在一年内安全敏感岗位没有发生过这种特殊原因故未启动相关背景调查程序,所以暂时不能提供记录。这样合情合理的解释海关没理由不接受,但这都是后话了。
& V' O9 Z5 D% z. S
7 r0 g, p& O6 y8 s& ]7 X再说关务,关务经理也是临场应对能力欠缺,对于常见的业务有所了解,深入的依据和法规掌握不到位。开始回答时就没能按预定流程介绍,在海关进一步询问某项关务基础业务依据和流程时回答不上来,给海关一个作为关务负责人极不专业的印象,也为后面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4 Z3 B2 x0 M! j$ l1 V2 j9 g
. T# i) ?( I# \4 g& T0 a" y然后是仓库。在集装箱安全部分的问询时的确按我们的培训进行回答,记录完整。但是,海关调取了最近一次装货的监控视频,发现根本没有任何检查动作……结果可想而知。
7 w! i8 ?3 m5 q9 {
+ \$ |" K6 G( C0 T
8 x b) M9 a, ^+ V: m
1 ?( g) M* K% l6 ^3 {注:配图来源于网络0 h7 u( z" `5 E: ^' b
# ^9 R" Q% Y. g/ U) m4 c
第二个案例,是一家物流企业。我还是想说人事,还有这家公司高层的问题。
6 k" a3 m; a! R3 G) C9 j) ^" \# }3 y
先说人事,跟前一个案例相比,这家企业的人事压力更大,因为行政和人事都是同一个部门负责,定员只有两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对安全敏感岗位是存在明确定义的,相关背景调查记录也有准备。但是当海关问到“制度中是否有重要敏感岗位定义及相应的背景调查规定”时,人事突然卡壳了,海关只是把“安全敏感岗位”讲成“重要敏感岗位”而已,人事居然没有与制度做对应,甚至一声不吭,直至海关做最后总结的时候都没有进行弥补,最终认为是重要缺失。
/ u7 }2 C3 |; r3 U: N% s" O( y4 \6 N/ h2 X8 d! _! @
再说公司高层,高层领导处处提到重视AEO认证工作,但根本没有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不仅不参与海关法律法规培训,更在培训记录上做手脚,被海关发现了。而且在我们给予问题应对提纲的基础上仍旧没有认真准备,在海关询问所参加海关法律法规培训内容的时候完全回答不上来。
, B' w) I5 z, `0 {# u/ K: o- E2 \# G4 V9 E( Z8 x
第三个案例,还是一家物流企业,因为市场竞争的原因有非常强烈的需求通过AEO认证。
. g; E% e/ n' i! a+ Z5 A
* P( \9 b' J$ c, ^. ?其实在前面介绍的培育阶段,属地海关就没有受理。要知道,受理AEO认证培育是要按一定程序进行,并且要给予申请企业一次到两次的整改意见,必要时还要到现场检查。在海关没有受理的基础上企业还是想办法让直属海关受理了申请。而且在没有专业辅导和隶属海关培育的基础上自行准备资料,结果因为资料大面积不符合标准而未通过认证。事实上,近一年来请果子辅导AEO项目的企业中有近一半都是自行准备而未能通过认证的,以体系认证的思想来准备AEO认证是完全不可行的。
) s( Q g& F& t0 o5 L K# b2 h% d8 W8 L E% A4 |
四、应对措施和建议
8 R5 A; m# z4 |" O/ p9 N5 H4 N# S
9 h: ]/ F+ v: D) h看过前面两个案例大家可能有疑问,为什么都在人事部分卡壳?果子并不觉得奇怪,因为人事行政部门属于后台支持部门而且大多为女性,本身胆子小,而且工作中几乎没有机会直面执法机关,当好几位穿制服的关员坐在她面前,不紧张反而不正常。但我也见过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家,面对海关的问询游刃有余,异常轻松。+ y9 N$ ?7 G8 x# n$ _9 H
- a* } Y5 N3 h$ c再说各业务部门,制度下发了,也组织学习了,是否能够持续有效落实的问题,AEO认证组织者就无法确认了,毕竟不能每天去所有部门现场监督吧。
$ ]( \; G& J7 f# r& j1 J8 Y
$ X; A+ g# I1 x海关在现场认证的时候,主观因素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AEO现场认证的时候海关问题只有一个框架而并不是按照既定的问题清单逐行提问的。相关问题将在基础上,结合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开展情况和相关人员回答问题质量的因素进行一定范围的扩展,如何应对这些制度文件中没有的内容就更加考验各部门负责人的应对能力。$ j0 E; ?! X9 d, r
* E8 j0 d" ^) n
果子一般都会在企业接受海关现场认证前开展一至两次模拟认证(见下图),逐个部门进行高强度培训,尤其是当海关提问时如何预判该问题延后的2-3个问题,尽量在第一轮时就把问题一次性全面回答,不让海关有再次扩展问题的机会。1 y1 n7 r% K: L, A8 i8 L5 f! |
3 X$ `; N" Y8 k. c( v) |
0 I1 p) _. ]! Q3 d# c: F f8 m
# s+ ^& t# h0 Q0 r9 M$ F, D- l
今年我在辅导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时候,在企业已经自行开展AEO认证标准培训的基础上又给企业进行了两次法律法规培训,其中一次是根据他们监管方式和业务特征开展的法律法规培育,当时已经预判到海关会关注这几个署令的培训,虽然这几个署令不是最近发布,但正好果子(微信:sunkai0107)从事相关海关业务也有20多年的经验了,对于风险控制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在培训结束后得到了业务、财务和法务部门的充分认可,他们均表示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这些风险,这次培训给他们风险控制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指引。培训后,因为年度海关法律法规培训已经开展了两次,所以组织部门就未把这次培训记录纳入AEO认证申请资料中。不出所料,在海关培育的时候就提出了对这两项业务为何没开展培训的质疑,多亏我精准预判了海关的预判,让培训资料马上就可以向海关出示,避免了海关对企业能力(我辅导能力)的质疑。
* H# n2 v: M2 N- W' ?
8 b+ x( }6 O5 @ W应对海关AEO认证的更多思路和案例,以及加工贸易、商品归类等业务,欢迎大家跟我交流。
, e7 w% V! v& D& j. a' v" t4 `9 u9 m. q! {$ U
我是果子,报关员果子,你们关务的好伙伴!1 j7 k# X6 }, y6 }8 k6 k+ k
! |9 ^- J& Q2 ~) ?6 L
文:果子+ F D& L+ o$ `3 c# u, e
l" A9 a6 }# c3 N
6 I0 B/ Y+ k1 |) J; U5 w; s
编辑|萍萍
' R3 Z1 E5 @9 r* C
@ k+ s) U$ l( d3 V B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 o' B' ~. y3 @* _
* I* w- Q4 k7 I) u$ t+ H u微信|13371965850
: _4 e% _& C- P, R" [9 \- T, s
( F# k$ p) p% F! ~8 m! f邮箱|zoe.wu@jying.cn
3 T- t) n6 w, Q' Q% Y
" r/ l3 E* C! |. ^' v, z专注于进出口供应链、商品归类、海关AEO认证、关务合规9 y% x6 F/ S( V
3 {. V9 P( e8 n% A& Z0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