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5 W( C1 `! y) f; ?
$ H* p$ n* J* t k, n(GB 2760-2024); W, w& K- l3 G1 Y1 {
& x3 x8 m1 ]: U: ?' t( E
2025年2月8日已正式实施0 @' b' e: g- x4 z
8 c8 y' G! ]* n a( i2 l* R以下是小编梳理的新旧标准的变化要点
4 _/ ]+ ~4 Y& X
$ o$ d5 Z$ C: j* J' ^涉及相关企业转发周知!& u. Y7 f# ?& O9 U( D: G* Z
1、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B7 x% A- b' T! C5 \% |1 u1 {《食品安全法》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按照最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按功能分为23大类,
$ C8 w7 ]' g! m# ]
) c8 [4 U/ Z' H$ R% m酸度调节剂:用于调节食品的酸碱性,如柠檬酸、乳酸等。
1 T, ~7 m7 r. C& ]2 v+ \. i5 R4 z2 ]+ g4 o) m
抗结剂:防止粉状食品结块,如二氧化硅、硅酸钙等。
- E" @9 n3 l0 ]& {
; m X1 O" O4 c) F6 a# d" k消泡剂:用于消除或抑制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如二甲基聚硅氧烷等。
: I) i" L5 s: o+ S
" T% Z0 A* X8 X0 K3 i抗氧化剂: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如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E(生育酚)等。
$ Y$ S- a: w5 p5 Y6 y
. z+ g+ C F& d- ]2 E漂白剂:用于漂白食品,如二氧化硫、亚硫酸钠等。7 C# H) O9 e4 Z) I) P9 p9 `; o) {6 [
9 g7 Q1 h. ?/ J% _
膨松剂:使食品体积膨胀,如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铵等。3 p0 c" J* p9 @4 G3 ]$ n" S+ x( W
0 v4 C4 v& b0 E; p% W* T/ K( Q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用于胶基糖果的基础材料,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5 K# c" h W' R. D: p# s
5 {5 Y7 `: D/ P着色剂:赋予食品颜色,如胭脂红、柠檬黄等。. ^" y6 Z; X2 q# K9 c. O8 O
7 p* `1 f8 c4 ?2 J. v5 @# i
护色剂:保持食品的色泽,如硝酸钠、亚硝酸钠等。+ r% x1 V P" t8 P9 r
& L- H: a6 p- J) G
乳化剂:使食品中的油水混合均匀,如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等。
2 M! a% D a: m$ k2 \
3 \) r2 }9 a* e3 B酶制剂:通过酶的作用改善食品品质,如淀粉酶、蛋白酶等。
- X" q# P* x7 M4 O: R6 n3 a- p/ b K+ r
增味剂:增强食品的味道,如谷氨酸钠(味精)、5'-肌苷酸二钠等。 k4 I% R- W" l3 s* v* M
: s) s' ?1 ~ ^$ L* c面粉处理剂:改善面粉的加工性能,如过氧化苯甲酰、抗坏血酸等。
! \0 g. b# C6 _9 y+ h8 ?6 `4 g1 z0 Z& ]. W
被膜剂:在食品表面形成保护膜,如虫胶、石蜡等。' ~% m& H9 a4 A/ @* V ^
0 }' g D) p4 Z2 A \" @# x2 ]水分保持剂:保持食品中的水分,如磷酸盐、甘油等。7 L K$ v0 b1 U, P! I2 H- N
$ x" Z; D1 M. S6 I C7 X营养强化剂: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如维生素A、维生素D等。7 y7 s4 E& o( H7 U: D" l
! P! N( h) G- i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
4 g# _' I& n, i7 @0 L k) _: C+ {+ l
9 b1 y) n! C a# B7 Y, w! Q- O稳定剂和凝固剂:保持食品的稳定性和凝固性,如氯化钙、硫酸钙等。3 M+ O8 h S2 U r( l
" o" ~( d: d/ g% A甜味剂:赋予食品甜味,如阿斯巴甜、糖精钠等。+ c+ @0 Z, ]6 x" h( K' \
8 w2 n8 _/ X3 d7 P
增稠剂:增加食品的粘稠度,如果胶、黄原胶等。
% l. v) O: i* L2 H7 Q/ c+ b" T, n+ L2 @# Z" }0 ?9 n$ J
食品用香料:赋予食品香味,如香兰素、乙基麦芽酚等。# ^# u8 I! @# }9 M
( \; W4 t, J% p5 ~+ _% M0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但不直接添加到食品中,如活性炭、硅藻土等。4 k' t, w# i! f+ {+ }1 }/ j: y b5 n
; K1 E7 l7 I+ Y. ?
其他:未列入上述类别的食品添加剂,如二氧化碳(用于碳酸饮料)、氮气(用于包装食品)等。
9 J. s+ H8 a* n0 p) @- ^5 t. u- l7 ^
注意:这些食品添加剂在使用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以确保食品安全。6 X1 `+ R( V! Q
2、修改了食品添加剂定义5 V- I1 q: ?- \4 v, a$ B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中增加了“营养强化剂”这一分类。在新版《GB2760-2024》中,将营养强化剂列入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中,从而在法规上更加明确营养强化剂的归属。
* `/ q, m3 ~0 l' y5 `3、修改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
9 H* \; {5 j, M: M* E) d增加了阿斯巴甜、安赛蜜与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在相同食品类别中共同使用时的总量要求。具体来说,当同时添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和阿斯巴甜,或同时添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和安赛蜜时,混合使用的最大使用量不能超过标准规定的阿斯巴甜或安赛蜜的最大使用量。
8 L9 a1 y q* N9 W% ?
+ J& k1 X; E3 i+ K! q% [$ R(注: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最大使用量乘以0.64可以转换为阿斯巴甜的用量,最大使用量乘以0.44可以转换为安赛蜜的用量。)8 o" e4 U% l' D4 B. d5 q# x
4、修改了部分添加剂的限量要求* `% p) C4 _! W e- i( e( S C
脱水马铃薯的二氧化硫最大使用量由0.4g/kg变为0.2g/kg,
+ x' c4 K. o: r5 H7 o/ [) j' {: `3 A( u$ {4 q- q
腌渍蔬菜的脱氢乙酸最大使用量由1.0g/kg变为0.3g/kg。
- m* k4 A: ~% b5、删除了部分食品添加剂品种及其使用规定. J F0 y+ B+ R# D$ q2 d
删除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黄油和浓缩黄油、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肉罐头、果蔬汁(浆)等食品中均不得使用。同时在腌渍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由1g/kg调整为0.3g /kg。
/ n/ c& g9 L3 U9 Y& U$ N- J. B/ v" T2 ]( Y3 l& Y; r1 g
/ k: t. P) } g- x9 g( [0 U0 c S8 w3 W7 I$ T$ M7 M
落葵红、密蒙黄、酸枣色、2,4-二氯苯氧乙酸、海萝胶、偶氮甲酰胺在新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被删除,不得在各类食品中使用,具体涉及类别见下表。着色剂柠檬黄不再允许在蛋糕夹心上使用;冰乙酸不得在食醋中使用;纳他霉素不得在果蔬汁(浆)中使用;β-胡萝卜素和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等不得在蒸馏酒中使用。, P0 `" _+ [# P) c# [& O
- N+ A z# Y! I4 L1 _6 e: }
* |; }4 o# f+ c/ {7 M9 m. n6 Z3 x6、删除了罐头食品里这些防腐剂: b" I0 ]! R9 g) C" e/ v- L( C
罐头食品中不得再使用防腐剂,具体涉及罐头类别对应的食品添加剂见下表。# p& k* G( C) _) i' q
# G/ A4 v% C" j( m( c8 y; H/ z) v: X
8 D, T. K* S5 P% t7、部分加工助剂使用规定变化" y* Q% f/ C1 L; H
明确1,2-二氯乙烷、矿物油、磷酸铵、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等加工助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 l" ]$ |2 h; Y! ^; ]
7 ]! V# w$ x7 f3 A! M5 ~% H8 y
将加工助剂过氧化氢从《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的加工助剂名单》调整到《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名单》,加工助剂过氧化氢作为脱硫剂、脱色剂、去碘剂,可用于淀粉糖和淀粉加工工艺、油脂加工工艺、海藻加工工艺、胶原蛋白肠衣加工工艺、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的加工工艺。
" Q& J2 ^$ Z/ T/ b
/ `. f3 t% \5 B1 y提示:* m, R9 D: F s. U( M6 D
2 ]5 @$ l7 T. e- b5 j8 ~4 X按照新标准规定,主动对照自查,对于不符合新标准要求的情形,提前确定替代方案,科学设定产品配方和产品标签,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_! l1 j: m! S
3 R' |$ W$ b J2 L/ A2 k0 r0 k
若生产销售出口添加了新规要求不得添加的添加剂的食品,可能会面临以下后果:
( o! b4 g! e3 e1 X' L- ?0 V行政处罚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会面临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的处罚。货值金额不足 1 万元的,并处一定金额至 5 万元罚款;货值金额 1 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至五倍罚款。刑事处罚如果违规添加行为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依照《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4 U' E. R8 Y& R* L0 h6 l
进出口相关案例:- m6 u$ A7 H E, Z/ D, q
* k. j, O: P6 _% |; F, n
; v( A7 v! y) `' u" C8 m! G' g
4 _9 b4 \6 P( k/ s* f( v- ]4 `9 l8 \3 E# A# T
日本 “不二家” 代可可脂巧克力$ w! `: X" ^/ ^2 A9 a
2024 年 3 月,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发布的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显示,浙江A贸易有限公司自日本进口的 3 批次 “不二家” 代可可脂巧克力被拒入境。其中,2 批次水果代可可脂巧克力分别因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红黄花被拒入境,1 批次 3 种口味代可可脂巧克力因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被拒入境。韩国熊津饮料
4 B5 T1 }/ r; L( N- K8 B" c" e2023 年 4 月,全国海关在口岸监管环节检出的不合格食品中,有 2 批次韩国进口的熊津饮料。1 批次熊津苹果味乳酸菌饮料(瓶装)因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栀子黄、红花黄被拒入境;1 批次熊津桃子味乳酸菌饮料(瓶装)因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紫胶红被拒入境。泰国榴莲2025 年 2 月,泰国农业部集中销毁了被中国海关拒绝入境的 64671 公斤榴莲,原因是中国海关要求自 1 月 10 日起,对进口榴莲进行碱性嫩黄检测,这些榴莲由于检测出碱性嫩黄而被拒绝入境并退回。泰国农业部暂停了 26 家相关榴莲包装厂出口业务。, ~$ ^8 o/ t& \, `" F
2024年10月卫龙亲嘴烧因添加了日本当地不允许使用的 TBHQ 被召回," F/ }: D% R$ l& X
2024年6月新加坡召回了中国出口的纸皮烤核桃,因为其中含有甜蜜素。2024年6月日本发现两家中国企业出口的食物中含有日本违禁品甜蜜素,将这两家中国企业拉入了黑名单。2023 年 7 月,韩国釜山厅(甘川港)通报,丹东A食品有限公司出口的腌渍野蒜叶,甜蜜素超标,标准为不得检出,实际检出 0.03g/kg,产品被采取返回出口国或废弃处理。2023 年 7 月,韩国京仁厅通报,汕头D食品公司出口的五味子味软糖,焦油色素(食用色素红色 102 号)超标,标准为不得检出,实际检出食用色素红色 102 号,产品被采取返回出口国或废弃处理。
9 y- U" {) O1 F9 _* @. d( w2023 年 7 月,韩国京仁厅通报,黑龙江F食品有限公司出口的干栗子,二氧化硫超标,标准为不得检出,实际检出 0.073g/kg,产品被采取返回出口国或废弃处理。9 N, G6 q: N1 R1 K. l
' j8 I$ i% b2 n! @% V1 O
& Y% e( B8 _7 U4 w" R- u! F上期文章附件点击下载:俄罗斯禁运清单查询编码20241116.xlsx
4 z0 ~# X4 x: M7 \7 B, D5 U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为及时获取最新消息,欢迎关注
9 o6 W+ k% I) j2 }( v- X) H
, v1 x0 }; b6 U+ G2 V9 @2 |9 b% X如果您认为在未来的工作中可能需要用到,可以将其收藏并转发,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轻松找到。
% W+ M6 i7 }. e$ E8 V
6 [' X0 Y1 B) n往期精彩推荐
# m8 _9 a: x9 `: r/ _美国新增123个制裁清单!涉及中国企业(附2018-2024年清单)- k' U) ?' u$ l) d! O+ c
赶紧收藏|俄罗斯限制清单,附358个海关运输 “稀土” 背后的陷阱:为何稀里糊涂就获刑?生产企业/报关行/货代/贸易公司必看!海关规范申报之 “品牌” 与 “商标”正确申报关键要点在此
& o7 a% w+ l3 d3 N! N5 X检验检疫 | “托”也不好当,看看这两家被海关处罚20000的企业就明白了3C认证|不办 3C?海关罚你 6 万,能长记性不?0 V! y, r8 D2 ?* }
检验检疫|禁止进口旧机电“溜”入境,这家企业惨被罚 12 万!) s9 _3 F# k0 o: f4 m
. q, S* P7 z3 {
1 P. W" \% o) I; `
, ^# ]5 D c3 |8 t! L5 z+ A' X4 @: L* q8 h9 [
编辑|尹主任 关务合规|商品归类手机及微信|13789072282
% \" I% G) r7 b8 f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所发表内容,凡注明来源的,其版权均归属于原出处所有(未注明版权或者无法查证版权的,归属于网络搜集整理)。转载内容(音视频、文字内容等)只以分享关务合规及商品归类及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认同其观点及立场,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阅读者各位自行判断、自行负责。任何依照本公众号内容去指导自身企业运营活动实操的行为都属于企业自身行为,所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均与本公众号无关。如认为本公众号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即刻与本公众号联系或后台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做删除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