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单耗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加工生产单位出口成品(包括深加工结转的成品和半成品)所耗用的进口保税料件的数量。单耗包括净耗和工艺损耗。净耗是指加工生产中物化在单位出口成品(包括深加工结转的成品和半成品)中的加工贸易进口保税料件的数量。工艺损耗是指因加工生产工艺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除净耗外所必需耗用,且不能完全物化在成品(包括深加工结转的成品和半成品)中的加工贸易进口保税料件的数量。( v9 @6 ~& o$ c' O n# k
8 x' ]2 Q$ M6 N 2、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单耗标准、拱北海关关区单耗标准和经海关核定的企业单耗标准办理合同审批、备案和核销手续。对未经海关制定单耗标准的商品,企业应根据生产实际办理合同审批、备案和核销手续。
6 u; {8 ~* _$ G( f9 R, t2 U & j" N8 c1 Q9 N5 W$ ~4 t
3、企业应加强对自身生产商品的单耗标准的动态管理,建立完善企业产品单耗资料档案。+ |2 g2 Y1 q( b4 a6 Y" i
& n2 a/ V4 G& D8 g8 ~* c 4、加工贸易企业在生产中的实际成品单耗与其向海关备案时申报的单耗不符时,应在成品实际报关出口(包括深加工结转)前,主动向主管地海关申报办理变更手续。, b+ k! o. g: ]- j# n5 |
- m" s8 U" ]- m' W, T$ e9 ]. d 5、企业认为其加工商品的单耗标准超过国家单耗标准或关区单耗标准,要求按其实际单耗进行备案、变更和核销的,可按以下程序办理:
2 u8 J! o8 }! ~# B `3 s" u! c
, q! o6 m7 `' b" I+ h- m 由企业向主管海关书面申请,对其进口原材料和出口成品的品名、商品编码、规格、型号、数量、单耗、加工工艺流程,以及超出单耗标准的理由作具体的说明,并随附加工贸易合同及其它有关资料,经主管海关核查后,报请总署或总关加工贸易监管处审批。
! G8 k9 L1 V7 E. @1 J3 j: x8 ^4 l& Z ' c, l7 g5 O0 E5 D
6、企业应对海关的单耗核查工作予以大力的支持和配合,企业不得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向海关提供有关资料(海关负有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义务)。有关资料是指:8 b- Q1 F3 i: j; q
3 o0 l. [* G+ B2 |8 _+ |6 K
(1)原材料、成品样品或其影象图片、图样及其品质、成分、规格、型号等相关数据和资料;" s6 K; _9 U5 R4 u
7 g7 C- y2 G8 z! k7 c5 S
(2)工艺流程图、排料图、工料单、配料表、质量检测标准等能反映成品加工的质量技术要求、加工工艺过程及相应耗料的有关资料;+ r6 |3 s8 r1 Y2 D( ]
% C' }6 m O0 z/ K" E& x (3)加工合同、生产报表、成品核算等有关帐册;
0 N, w3 n# Z! {" R0 ?" B% O: G9 G
: U v6 O- O1 l4 K (4)财政、税务、审计部门对企业稽查审计的结果和报告资料等;# d9 j5 ~4 R( L; g
+ ^: M6 u& k2 @" B) Q
(5)其他能反映单耗、净耗和工艺损耗情况的资料。
0 x5 N) x+ O/ q; c% Z$ E% f * U) z; Q. z' I- N, d
8 H& K2 Z5 Z" k
) }: \3 Q8 P5 v |" { 7、企业应如实向海关提供生产商品的单损耗情况。下列情况不列入工艺损耗范围:
7 ^1 F& r7 N! U" w2 \ 2 W& {! y' k: i5 W6 X
(1)因生产过程中突发停电、停水、停汽或人为原因等造成保税料件、半成品、成品的损耗;(2)对加工贸易企业未经加工或组装的保税料件、半成品、成品在运输移动和仓储放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耗(遗漏、蒸发、挥发、沾罐、沾管、挂壁、挂仓等);(3)因失窃、丢失、破损等原因造成的保税料件、半成品、成品的损耗;(4)因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引起的保税料件、半成品、成品的损毁、丢失或短少等损耗;(5)因进口保税料件或出口成品(包括深加工结转)的品质、数量不符合合同要求或约定、以致造成加工用料增加或成品短少的损耗;(6)加工生产过程中被检测出的不合格进口保税料件,以及因工艺性配料所用的非进口料件所产生的损耗;(7)加工生产过程中完全不物化在成品中的消耗性材料的损耗;(8)经海关认定,其他不属于工艺损耗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