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二三事
最近不少朋友问到我关于保税区的问题。大家会觉得,保税区相当于一个虚拟国家,为了转口贸易,供应商把货送进去视为出境,进口商再去从保税区进口产品,省了直接送货到国外的运费。
还有水稍微深一点的,两个国内外资企业,一个加工一个贸易公司。
贸易公司从保税仓进口,省进口关税,其实本质还是国内产品,中国货物一日游成了境外产品引进。
但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下面我就来简单解释一下保税区的概念吧。
比如说,国家为什么会设置保税区?
企业进口的东西为什么不是直接进口,而需要进入保税区?
这是什么原因?
那是因为,正规进口,往往需要缴纳关税,但是进口的可能是配件,进入生产环节后,这些东西最终还是要出口到国外的。
也就是说,进口的东西,虽然进入了国内,但是最终流入地不是国内市场,依然是海外市场,那这些征收的税,就要退。
这样,就会造成很多重复劳动,政府麻烦,企业也麻烦。所以保税区和保税仓库就应运而生。
如果进口产品最终的目的,是再加工后出口,并非国内市场,那就可以暂时进入保税区,在海关监管之下,免交关税,加工后可以直接出口。
但是进了保税区的货,一旦要离开保税区怎么办呢?那就会被视为正式进口,就要补各种资料和文件,也要补交关税。
所以保税区和保税仓库,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可以理解为海关监管区域的“境外”部分。
你可以这样想,比如你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坐飞机去德国,你需要拿着护照和登机牌过边检,过了边检后,等于就进入了“境外”,那你过边检后就可以购买各种化妆品、各种免税商品。
这个“过边检后的区域”,就相当于保税区的概念。
当然,如今的时代不同,国际分工和贸易变得日趋复杂,各种供应链会变得异常繁琐,一个产品,已经很难用过去的产地概念来定义。
比如iphone手机,在中国生产,但是各种零部件来自于世界各地,那就需要频繁应用到保税区来操作。
包括郑州专门设置保税区,最初就是为了富士康,通过政策的便利来招商引资。
除此之外,跨境电商的兴起,也给保税区赋予了一种新的作用,就是把进口货物进入保税区,在海关监管之下免税存放,然后以个人行邮税的形式离开保税区,从而进入中国大陆的消费者手中。
因为行邮税,针对的是小额商品,自用商品,并非用于零售,所以也就不存在进口关税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京东有自营的全球购,可以从保税区发货,一些小货值的洗漱用品、母婴产品、零食饮料、美妆用品,可以通过这个渠道,直接发货给消费者。
我还是可以通过境外购物的概念来分析。
如果你在境外购入大额的商品,比如几万几十万的奢侈品,按照政策,是需要入境申报,并缴纳关税的。哪怕你是自用的,按照现行政策,也是需要缴税的。
但是在免税额内,那就无需申报,也无需缴税。
跨境电商的概念也是如此。
如果你在京东一口气购买1000瓶洗发水,那不好意思,行邮税是不行了,你这就属于正规进口保税区的货物,那就要老老实实根据HS编码,如实缴纳关税。
而很多转口贸易,是为了绕开目的国进口关税的问题。
比如巴西,中国产的塑料制品,在当地的进口关税可能高达80%左右。
这种情况下,过去的香港贸易公司,就采用从中国大陆出口到智利,然后做简单的组装,以made in Chile的名义出口巴西,那就几乎免去了进口关税。
这种保税区手法,频繁使用于国际贸易,就是为了通过基础加工来换原产地,从而避免了直接进口到高关税国家的损失。
当然,还有很多不法商人,通过所谓的保税区一日游,通过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保税区,改头换面把中国产品换产地证换出口港口,来达到逃避目标国家高关税的目的。
这些非法的手法,我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咱们还是一板一眼,正规正当做外贸吧。
让中国好货走向世界
扫码加入阿里巴巴国际
扫码关注阿里巴巴外贸圈
每天了解更多外贸干货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详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