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了!超39%的货物受影响!船公司甩柜率高达56%!港口达64%!甩柜率持续攀升!
供应链就像是一张非常复杂的网,任何节点的中断都可能产生连锁反应。从2020年到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缺箱、爆舱、甩柜,跳港、运费疯狂上涨的现状一直持续着。
......
港口拥堵致甩柜率持续攀升
由于国外港口拥堵,物流供应链紊乱和效率降低,导致集装箱班轮船期大面积延误,准班率已由通常70%以上降至目前的20%左右,集装箱货物在码头滞留时间最长2个月,集装箱被甩柜的现象更是普遍。
据总部位于芝加哥的知名供应链提供商Project44的新数据显示,上个月主要集装箱港口的甩柜数量持续攀升,影响了约39%的出货量。
“一年多来,航运公司一直在关注其转存率的增长,到目前为止,仍未能缓解这种情况。”其海运市场副总裁Josh Brazil表示。
“货主和托运人需要接受这一新的现实。如果他们想保持货架的库存和工厂的运转,他们将不得不开始对供应链进行结构调整,并提高其知名度。”
据研究发现,CMA CGM是上个月甩柜比例最高的航运公司,为56%,而2020年4月为49%。
紧随其后的是其在亚洲-大洋洲的子公司Australian National Line (ANL),该公司的集装箱甩柜率达54%,同比增长30%。
另外,2M联盟合作伙伴MSC和马士基表现最好,甩柜率分别占28%和34%。
与此同时,海洋联盟合作伙伴长荣海运的甩柜率为4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中远海运的甩柜率为44%,同比增长22%;而THE联盟的合作伙伴赫伯罗特和ONE的甩柜率分别为51%和53%。
同时,由于全球集装箱供应链难以应对“普遍拥堵”,一些大型的转运港口的甩柜率也继续上升。
表现最差的是马来西亚的巴生港口,其甩柜率同比增长7%,达到64%,这意味着每三个箱子中就有两个错过了预定的航行。
其次是中远集团的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有59%的集装箱被甩;鹿特丹港的甩柜率为54%,同比增长约23%,部分事实原因是苏伊士运河长达一周的堵塞。另外,在苏伊士运河北部入口的塞得港(Port Said)的甩柜率同比增长18%,达到41%。
谁的柜子会被甩?
船公司要甩哪些柜子,一般是有选择的,并不是按照先到先得的顺序,而是会把运费较低、与船公司关系一般、或船公司认为不重要的柜子优先给甩了。
所以,如果你货量小、你和船公司没啥关系、你的货代实力不强,那么你的柜子被甩的几率就会比较高。
对于甩柜,虽然都是由于船公司的原因,但是船公司对此是不负任何责任的。是不是觉得很霸王?没办法呀,船公司就是大爷。
甩柜的受害方是货主、发货人和货代。他们可能因此导致二次报关、交货延期、甚至导致客户索赔或丢失客户。甩柜问题出现的根源在于船公司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多放舱位,而对服务不够重视。
虽然发货人骂声一片,但是船公司依然我行我素。目前来看,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的迹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问题将持续存在。
甩柜产生的费用及由谁承担?
遇到甩柜的情况,因船公司提单有免责声明,并不构成违约。因此船公司一般也就不承担整体转船之外的其他费用。货代公司都会要求发货人来承担漏装等一系列费用。且启运港的甩柜问题,涉及的是启运港的费用,不可能要求国外客户来承担。
转船费--因船公司甩柜原因,一般由船公司统一转船,即使不同意办理,一般也可以申请减免。
滞箱费--因船公司甩柜原因,一般都能申请减免。
海运费差额--船公司一般以开船日作为计算海运费的依据。通常月中或月底出货遇到甩柜,容易滑入下一个计价期,有可能遭遇海运费上涨的风险。但即便如此,一般也无法申请减免,需海运费付费方自行承担。
改单费--因船公司甩柜原因,一般都能申请减免。
*注意:通常船公司甩货只会甩一次,但确实发生过连甩两三次的事例,为避免客户纠纷,尽量让货代找船公司要书面的甩柜通知,与客户沟通好。
走海运时间长了,或多或少总会甩柜的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能避免的我们尽量避免,能补救的就及时补救。实在不行,就正常走转船流程。
对容易爆舱甩柜的时间点(如重大节日等)进行提前规划,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让甩柜尽量少发生。
各种截止时间之前尽早完成相关操作。货物上船前时刻关注货物动态,及时确认是否货物正常上船。
收到甩货通知,第一时间确认是否还有上船机会。货物确定被甩,马上联系操作相关转船、单证等手续。与客户及时沟通,千万不要隐瞒,以诚恳、专业的态度,让客户接受。
运去哪
页:
[1]